朝野齊心應對川普威壓

川普勝選,震撼全球。連日來觀察國內各界對經貿、軍購、半導體產業等領域即將到來的「川普效應」,可謂惴惴不安。處此變局與美方恐「需索無度」的情況下,我認爲未來除非朝野團結,否則僅靠執政當局的表忠、輸誠甚至繳「保護費」,只怕難以應付。

或會有人質疑:在野既非當家作主,爲何還要擔責?我所持理由是:

首先,依據國際談判的「雙層賽局」理論,各國間外交互動既有國際因素,亦含國內政治因素。面臨談判對手國的施壓,在達成協議前,策略上可善加利用國內其他政黨、媒體、利益團體、選民等對協議內容的抗拒或不同意,要求讓步妥協,從而取得本國最大利益。

近日媒體預測,我方爲討好迎合川普,可能列鉅額軍購清單、提高國防支出在GDP佔比、加速半導體先進製程與供應鏈赴美等。然以上之舉,皆涉及國家重大預算編列,與高科技投資出口管制相關法令的修正。茍無國會配合,原不可能通過。當年服貿、貨貿闖關失敗,皆爲殷鑑。賴政府正陷「雙少數」弱勢窘境,故掌握立院多數優勢的在野陣營,若能堅持底線,嚴格監督把關,對外扮好「黑白臉」,相信能發揮上述的談判後盾功能,至少能用最少的代價滿足取悅美方,以維護國家權益。

其次,川普任期橫跨二○二八至二九年,正值我下屆總統與立委大選。屆時針對段期間臺美外交的利弊得失,及對兩岸關係所造成的影響,藍白參選人、尤其是有志大位者,都應明確表態與提出檢討,以區隔政見。何況受川普關稅政策威脅的傳統工具機與電子產業,現多集中於在野執政縣市如桃園、新竹、臺中等。故於距今較近的二○二六年地方選舉中,倘能未雨綢繆,掌握相關議題,事前研妥救濟對策,對爭取勝選同有裨益。

更重要的,川普當選後我方左支右絀,無疑是長期外交、國防上的單邊押寶、與過度親美立場所導致。從川普提名抗中色彩鮮明的華茲與盧比歐分任國家安全顧問與國務卿,被華爾街日報評爲對華鷹派「夢幻團隊」,顯見日後美中衝突勢將愈演愈烈。身處兩強夾縫中,要避免淪爲「籌碼」、「棄子」,或成爲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所謂的「臺灣惡夢」,現階段最佳解套之法,莫如兩岸恢復協商,平衡臺美中關係。誠如前立委丁守中昨天投書民意論壇所主張的「面對川普威壓、兩岸和諧可釜底抽薪」,此任務艱鉅,試問一向堅持與對岸交流對話的國民黨,孰能擔當?

對我方而言,川普新任期或是國內各陣營間關於「倚美保臺vs.和中保臺」路線的一次總檢驗。亦可視爲促成兩岸融冰、開啓和平避戰的一個新契機。成語云「兄弟鬩牆,外禦其侮」。希望朝野各黨既競爭,也別忘了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