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優越感!原來在紐約時報眼裡,這樣的中國纔是可愛的
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讀者投稿,作者是一位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美國人,也算一位“作家”吧,出生於1955年,見證了中國整個的發展歷程和中美關係的演化。
她講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上海,圍繞着上海展開。因爲她的父輩就是一位富裕的上海人。
從她講述的視角,我們很容易去回顧中美之間心態和關係的發展歷程,而看完之後,我們也能感同身受地理解,美國人現在爲什麼看中國那麼不順眼了。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就是通過描述作者回國探親的經歷,在不同的時段,中國發展處於完全不同的階段,中國人看待外部世界,對待外國人的態度和心態,都是完全不同的,並且一步步發生變化。
這1979年,作者應該24歲,那時的中國,剛剛恢復高考。改革開放也剛剛起步。
在那個年代,美國人的一枚小小創可貼,就足以讓中國一家醫院豔羨不已。同時也讓美國人(華裔)無比知足。因爲羨慕意味着征服,意味着臣服,也就可以讓美國人享受高高在上的禮遇:
顯然,這種崇拜和禮遇,是讓人沉醉的。
接下來,時間來到了1981年。作者此時的身份成了“外國專家”。
除了上面說到的崇拜和禮遇,這裡還增加了身份上的特殊待遇,成了“專家”,在當時的中國社會顯然是高級知識分子。相信作者那時候在美國,還無法享受這樣的待遇,畢竟她在來中國,也只是教英語而已。成爲專家,同樣讓人上頭。
這個時候,因爲上頭了,心裡舒坦了,他們看待中國人也是積極正面的:中國人熱愛學習,不怕吃苦,熱愛祖國,懂得感恩。都是正面印象。
這樣的好光景,還持續了幾十年。
也就是對外國人的另眼相看,特殊禮遇,一直持續到這個時候。至少在服務行業,人們對外國人還有特殊的崇敬。
直到中國徹底發達了。
這時候,不僅對美國人的崇拜已經蕩然無存,特殊禮遇當然無存,甚至都“不再需要”,還自豪地用中國來引領一整個世紀。
對,到這裡,終於變味了。甜味下去了,酸味上來了。在此之前,中國是可敬可愛的中國,而從此之後,再也無法正眼看中國。
而這個過程中,中國人怎麼一步步從卑微到自信,美國人一步步從自信到不甘,表現得淋漓盡致。
正因爲作者是一位華裔美國人,所以她能把這個心路歷程更完美地記錄下來,表現出來。
真正美國人的感受也許未必這麼豐富和真切,但背後的演化邏輯是一致的。
當然,作者並未就此停筆。而是用上海終於“心累”了來講述近些年上海的一些變化。
在作者看來,現在終於又再次找到了心理上的優越感。意思是,現在上海雖然什麼都有,環境優美整潔,社會安定團結,但是大環境變了,把上海人折騰得心累了。所以即使上海人什麼都有了,總歸還是缺少了一些東西。
但顯然是一種非常短視的行爲。上海的外國人離開了一些,但很快就會回來。經濟有一些波動,這都是發展中必須經歷的波折和探索。搞經濟,是我們最拿手的好戲。無論股市還是經濟形勢,都在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而我們的再次繁榮,是在吸取此前曲折經歷後,總結經驗基礎上,再次實現了繁榮,是高於原來的繁榮,也是更有把握的繁榮。
相信屆時作者還會再次失望。更加徹底的失望。因爲現在的美國,可是亂成了一團,各種國內矛盾激化,國外紛爭不斷,還要陪着兩個老頭玩投票的遊戲。
那才叫讓人心累吧。
所以美國現在爲什麼看中國處處不順眼?都是這種優越心理徹底喪失,美國需要找到代償機制,像這位作者一樣,通過貶低和打壓中國,來獲得丟失的優越感。
紐約時報也需要這樣一位作者,來幫它吐露自己壓抑的心聲。
最後,放上百度百科的作者簡介:
主要好像寫過一些華人移民美國身份認同方面的小說吧。貌似經常給紐約時報投稿,還獲過紐時報的獎,屬於老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