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昔日榮光 烏來創生 忠治部落樹立標竿

忠治部落內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不只是泰雅族人與自然共處的寶庫,更是向旅客導覽的「天然教室」。(大桶山泰雅藝術館提供/賀培晏新北傳真)

來到忠治部落參與導覽,絕對少不了體驗當獵人,弓箭射擊課程總能讓旅客投入其中。(大桶山泰雅藝術館提供/賀培晏新北傳真)

忠治部落內擁有豐富的自然與文化資源,在部落的入口處便能感受到滿滿的泰雅文化,無論是從圖騰樣式或是雕像外型,都有濃濃的原民特色。(賀培晏攝)

劉士豪將原民特色的「馬告」結合咖啡,激盪出屬於原民的特色,也讓不少旅客慕名而來。(大桶山泰雅藝術館提供/賀培晏新北傳真)

烏來區長周至剛。(烏來區公所提供/賀培晏新北傳真)

動員令─新北市烏來

新北市烏來區忠治部落是造訪烏來第1個遇到的部落,也是距離臺北市最近的原住民部落,儘管擁有地理優勢,忠治部落卻因在原民歷史中有「鎮守邊界、類似軍營」的地位,反而較爲封閉、觀光發展落後其他部落。在部落青年Kinga tazing田原長達十餘年的努力下,忠治部落不僅成爲新北原民部落創生的標竿,在地長者也堅信,在Kinga tazing田原等人合力推動下,忠治乃至整個烏來都能走向繁盛。

現今的忠治部落已與昔日大不同,族人積極自辦各項活動,新北市原民局也在2024年3月起與Kinga tazing田原攜手合作,舉辦總計12場「走讀部落小旅行」,場場報名都 秒殺,連經營咖啡吧的劉士豪等在地商家也說,「在Kinga tazing田原的努力下,確實感受到人流成長」。

設藝術館 推廣泰雅文化

劉士豪提到,距離要找回忠治、甚至整個烏來區的昔日榮光,仍有許多路要走;部落創生的種子也需要繼續傳播、整合部落各方資源多方發展,直到開花結果。短短几句話,道出居民對部落發展的期盼與不安,而「資源整合」正是創生之路的一大困難。

Kinga tazing田原早在2012年就回到部落創業,並於2015年成立大桶山泰雅藝術館,但忠治部落卻是近年才漸漸廣爲人知,而默默無名的那段期間,正是Kinga tazing田原最難熬的日子,他回憶這段苦澀的日子說:「先是2015年的蘇迪勒颱風,多年後災後復原完成以爲能再起步,竟又遇到2019年的疫情,我也曾想過是不是要放棄?」

同樣曾與新北市原民局合作、致力推廣泰雅文化的Meilu Basan沈美露表示,自己在部落待的時間更長,早在蘇迪勒前還有SARS、莫拉克颱風等災情,其實烏來一路以來不斷面對「不同的事件,有相同的問題」,但族人還是一次次挺過,從未被困難擊倒,仍對未來保持信心。

守護土地 與自然生態共生

爲了熱愛的家鄉,即便一路顛簸,這羣人仍不願輕易放棄,終於在近幾年成功做出口碑,把忠治部落的招牌擦亮成爲人盡皆知的「創生部落」,或許是上天不願繼續辜負族人的心血,2024年接續的幾個颱風都沒有在烏來釀成太嚴重的災害,遊客能順利踏入部落,並在族人的引領下品嚐各式原民美食,一窺忠治部落保有的傳統泰雅文化,瞭解原民的語言以及與自然相處的方式。

「提到新北的部落創生,第1個想到的就是忠治部落」,新北市原民局也給予忠治部落高度評價,也呼應族人的努力不懈,即便面臨重重困難依然樂天不放棄,持續堅守這片供養族人的土地,這就是忠治部落的集體共識。

其實,忠治部落文化底蘊深厚,無論建築、編織、飲食甚至與自然生態的互動,都讓旅客趨之若鶩,想要一探泰雅文化的神秘面紗,Kinga tazing田原也帶着旅客走訪部落,體驗狩獵、編織、做竹筒飯等傳統技藝。

第1站大桶山 自然的寶庫

這些活動,並非由個人獨力所完成,忠治部落的長者、保有傳統技藝的族人也先後投入導覽行列,例如編織的課程交由沈美露與相關族人負責,沿用自然農法的族人也開辦食農活動課程,將傳統利用廚餘、落葉和家禽糞便製作天然肥料,創造循環利用的知識,傳遞給來訪的旅客。

撒韻文化藝術團長王惠美分享,忠治部落自然資源豐富,尤其大桶山更是「自然的寶庫」,族人可以帶着旅客在山間導覽、體驗狩獵活動,最大化利用自然資源,凸顯原民部落的特色。他們相信,只要將忠治的特色塑造出來,便能留住旅客,甚至延長旅遊時間在當地過夜,進一步發揮「烏來」門面的地理優勢,成爲開創烏來的繁榮的第1站。

動員令─新北市烏來

● 人口數:約6271人(至2024年11月底)

● 土地面積:321.1306平方公里

● 古地名:桶壁、西波安

● 烏來區長周至剛的一句話:

部落的年輕人很團結努力,致力守護傳統泰雅原民文化,並積極發展地方創生,相信忠治會愈來愈好!

● 知名人物:不浪.尤幹(歌手)、張喜凱(職棒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