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德:中醫辨治四類呼吸道感染後咳嗽有妙法

本報訊 (記者王青雲)1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發佈會上透露,近期處於流感相對高發期。總體來看,今年冬春呼吸道傳染病仍然呈現交替或疊加流行的態勢,都是由已知病原所引起,沒有出現新發傳染病。

中醫藥如何防治呼吸道疾病?感染後咳嗽老不好怎麼辦?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對此作出詳細介紹。

張忠德表示,風寒類呼吸道傳染病可用疏風散寒類中成藥;風熱類可用疏風清熱類中成藥;風燥類可用潤肺潤燥解表類中成藥。“也可以找中醫師、中醫診所、中醫院開湯藥治療。”張忠德說。

張忠德強調根據地域進行有針對性治療與預防。北方地區今年以風寒爲主,夾燥,發熱、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全身痠痛、口乾咽乾、喉嚨乾的症狀相對比較重;南方地區,在風寒基礎上,化熱、夾熱、夾溼的症狀比較多,所以發熱、喉嚨痛、全身睏倦、口乾口苦,部分伴有胃腸道的症狀。

在提升人體的正氣方面,張忠德表示中醫有很多方法,如太極拳、八段錦、鍼灸、藥膳、沐足等。如平時容易出汗感冒,可用黨蔘等煲水喝;如平時易疲倦、胃口不好,又易咳嗽、打噴嚏,用黃芪、陳皮來煮水或煲湯;平時容易口乾咽燥,可用西洋參、玉竹煮水喝。還可用艾葉、紫蘇葉、生薑泡腳,每次15~20分鐘。

張忠德表示,急性呼吸道感染引發的咳嗽主要有寒咳、熱咳、燥咳和風咳四種。

寒咳由風寒或受寒引起,表現爲咳嗽頻繁、咽癢、咳出清稀白痰,面色發青,舌苔白;治療以散寒止咳爲主,可用生薑、陳皮、橘紅等。熱咳由感受風熱或風寒化熱引起,症狀爲咳嗽頻繁、喉嚨幹痛、咳黃痰,面色偏紅,舌紅,舌苔偏紅;治療以清熱止咳爲主,可用菊花、青欖、胖大海、蘆根等煮水喝。燥咳由感受燥熱引起,多見於西北地區或北方乾燥天氣,表現爲乾咳、痰少而粘、難以咳出,聲音嘶啞,口乾咽乾,或伴有大便秘結;治療以潤肺止咳解表爲主,可用百合、玉竹、羅漢果、雪梨、烏梅等泡水喝。風咳表現爲陣發性嗆咳,喉嚨不適,風一吹咳嗽加重,無痰或少痰;可用紫蘇、紫蘇子、生薑泡水喝,或選用專門治療風咳的中成藥,或找醫生開中藥治療。

此外,感冒後還可能出現氣虛、陽虛和脾胃虛弱等症狀。氣虛表現爲疲倦乏力、汗出多,可用黨蔘、西洋參、黃芪或五指毛桃泡水喝。陽虛表現爲特別怕冷,可用肉桂、肉蓯蓉等溫陽治療。脾胃虛弱或夾溼表現爲胃口不好、肚子不舒服,可用陳皮、生薑、砂仁,或選用化溼健脾的中成藥進行治療。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2025年1月13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