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只是個意外

或許,從張勇宣佈辭任阿里巴巴的那一刻開始,他的走向就已經確認,只不過我們無法感知到而已。正是因爲如此,當蔡崇信發佈了他正式履新後的第一封信,並在信中宣佈了張勇的新動向的時候。多多少少是讓人有些意外的。

事實上,張勇,本身就是一個意外。這樣一種意外,即使是馬雲本身都沒有想到。正如他所講到的那樣,他從來沒有想過會把阿里巴巴交到一個CFO手中。然而,無論是張勇,還是蔡崇信,幾乎都在印證着馬雲的「不正確」。

當然,這是戲談。

張勇之所以能夠成爲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兼CEO,自然是有着他的獨到之處的。不管是他一手打造出來了雙11,還是他在接過馬雲的接力棒之後對阿里巴巴進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我們都可以看出這一點。

然而,即使如此,張勇依然無法扭轉阿里巴巴急速跌落的現實,無論是資本市場的表現上,還是商業市場的表現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點。於是,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呼喚馬雲迴歸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張勇的離開,還有「馬雲第二」蔡崇信的迴歸。

正如當初張勇走馬上任成爲阿里巴巴的掌舵人多多少少讓人意外一樣,他的離開,同樣是讓人感受到很多意外的。按照早前宣佈的消息,張勇在辭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和CEO之後,將會全身心地投身到阿里雲之中,並且帶領阿里雲上市。然而,根據阿里巴巴新任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的全員信,我們可以非常明確地知道,張勇也將徹底從阿里雲的管理崗位上退下來。

這纔是真正讓人意外的地方。

然而,如果我們瞭解張勇從幕後走到臺前的過程,特別是當下阿里巴巴正在面臨的嚴峻的市場環境,對於張勇的去職,便不會有太多的意外。事實上,張勇之所以能夠從阿里的CFO走到阿里的CEO的位置,和他帶領阿里巴巴創造下來的雙十一的輝煌,多少是有些關係的。

可以說,張勇一手打造出來了雙十一,並且真正將阿里巴巴推上了電商第一的寶座。在那樣一個電商依然風靡的年代裡,阿里巴巴是名符其實的「互聯網一哥」。無論是從市場佔有率上,還是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上,它都是佼佼者。

然而,我們同樣要看到的是,當流量的風潮不再,特別是以造節爲主導的電商模式開始走入到相對較爲成熟的發展階段,阿里巴巴以往的發展模式開始遭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挑戰。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到了張勇對於阿里巴巴進行的一系列的改造。

無論是對於海外數字商業和中國數字商業的劃分,還是對於阿里巴巴的業務進行的分拆,我們都可以看出張勇對於阿里巴巴的改造。然而,同以往張勇的神奇不同,阿里巴巴這一次並沒有再一次延續它的榮耀。相反,開始距離以往那個強大的自己越來越遠。

張勇對於阿里巴巴改造的不成功,一方面反映了阿里巴巴本身問題的衆多,另外一個方面,我們還應當看到的是市場環境正在發生着的深刻變化。正如上文所講,張勇之所以會帶領阿里巴巴坐穩了電商的頭把交椅,其實更多地在於他抓住了流量時代的精髓。而現在,市場環境業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僅僅只有龐大的流量,而沒有找到激活流量的正確方法,到頭來只不過是一場虛假的繁榮而已。

那麼,現在的電商市場究竟正在經歷一場怎樣的嬗變呢?在我看來,現在的電商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從內在向外在的全新發展變局。換句話說,現在真正驅動電商發展的,不再是以流量爲代表的外在動能,而是更多地由以技術、模式的創新爲主導的內在動能所驅動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到了一系列的新技術對電商行業的結合,我們看到了一系列的新模式對電商的改造。無論是新技術對於產業端的深度改造也好,還是去中心化的模式對於電商的改造也罷,幾乎都是這樣一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可以說,欲要在現在的電商市場當中獲勝,僅僅只是以流量的思維和視角爲突破口,必然是行不通的。真正將更多的目光聚焦在產業端,通過改造電商和重塑電商來找到新的發展紅利,纔是擺在每一個電商玩家面前的主要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到了京東對於原有的電商模式的重塑和整理,我們看到了拼多多對於原有發展模式的重新定位,我們看到了抖音、快手們對於電商的重新詮釋。

總之,現在的電商玩家,早已不再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流量場,而是更多地展示出鏈接虛擬和實體,聯通產業端與消費端的功能和作用。它更多地參與到了產業的實際運作過程當中,它更多地深入到了產業的細枝末節,它更多地開始了一場對於產業的深度改造。

在這個時刻,阿里巴巴必然需要一場同樣的改造,通過這樣一場改造重新撿拾起以往它不願意去做的東西。雖然張勇曾經給阿里巴巴帶來了神奇,但是,這樣一種神奇是在馬雲爲其打造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如何從更深層次上對阿里巴巴進行一次徹底而全面地改造,並且通過這樣一種改造讓阿里巴巴重新迴歸到電商發展的大潮流和大趨勢之中,纔是保證它可以繼續保持自身在資本市場和商業市場上的地位的關鍵所在。

從這一點上來看,張勇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阿里雲的身上,並且一肩挑起阿里巴巴CEO和阿里雲CEO的重任,不得不說是一個絕佳的選擇。然而,僅僅只是看到了阿里巴巴發展的癥結,而沒有真正將阿里雲與阿里巴巴自身的業務串聯起來,同樣是無濟於事的。

在這個時候,阿里巴巴就需要一個真正從內在和根本上對其進行一場深度且全面的改造的角色出現。張勇雖然是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兼CEO,但是,他依然無法擔綱起這樣一種重任。真正能夠擔綱起這樣一個重任的,必然是一手打造出阿里巴巴,並且真正伴隨着阿里巴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人物。

很多人會將這個人物看成是馬雲,事實上,在經歷了過往的種種之後,馬雲已經無法再一次走到臺前。於是,我們纔看到了以蔡崇信和吳泳銘爲代表的「兩巨頭」的格局。憑藉着蔡崇信對於阿里巴巴業務的瞭解,他可以真正對阿里巴巴的業務進行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造,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困擾阿里巴巴的業務層面的問題;憑藉着吳泳銘在技術層面對於阿里巴巴的深諳,他可以從技術層面上找到破解阿里巴巴問題的解藥。

看完蔡崇信和吳泳銘的搭檔,其實讓我想到了拼多多的聯席CEO的機制。對於拼多多來講,陳磊主抓拼多多的技術層面的工作,而趙佳臻則主抓拼多多業務層面的工作。有了這樣一個兼顧了業務和技術的搭配之後,拼多多才能真正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對於阿里巴巴來講,這一次祭出蔡崇信和吳泳銘的「王炸組合」,其實同樣是想要通過這樣一種聯席CEO的模式,真正將阿里巴巴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如果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就可以理解張勇爲什麼會卸任阿里雲CEO。說到底,張勇的辭任,更多地向我們展示出來的是,阿里巴巴想要改變以往僅僅只是以業務爲主要驅動力的發展模式,轉而尋找一種業務與技術協同和聯動的全新的發展模式。很顯然,在這樣一種全新的模式之下,張勇再去擔綱阿里雲的CEO顯然是已經不太合適的。

反倒是,如果張勇繼續擔綱阿里雲的CEO的話,會是一個意外。

結語

張勇,只是一個意外。

正如他當初成爲馬雲的接棒者,讓人意外一樣,現在,當他去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的時候,連同阿里雲的CEO也一併交出,同樣讓人意外。

然而,如果我們深入分析阿里巴巴當下所面臨的環境,如果我們深入分析阿里巴巴當下所面臨的困局,我們就不會對張勇的出現和離開感到意外。

張勇,只是一個意外。他的意外,更多地折射出來的是阿里巴巴,乃至整個互聯網行業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