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緊緊依靠羣衆”的方法(人民論壇)
沈若衝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週年。跨越一甲子,“楓橋經驗”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豐富發展,展現出歷久彌新的魅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的羣衆路線”“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我國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成爲‘訴訟大國’。”如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更好煥發“楓橋經驗”活力?如何緊緊依靠人民開闢“中國之治”新境界?即日起,本欄目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探討。
——編 者
擔心自家房屋安全受施工影響,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東風湖社區的部分居民反對當地一項環境治理工程。怎麼化解羣衆心中疙瘩?當地利用“羣英斷是非”訴源治理的創新工作方法,請來能在糾紛雙方角度說上話、公道正派的羣衆,同時邀請工程設計方、施工方,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等,與居民代表面對面交流。聽訴求、講政策、擺道理,問題迎刃而解。
放眼全國,遼寧省瀋陽市牡丹社區的“三零”工作法,福建省明溪縣“僑鄉楓橋”解紛工作法,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的小區物業矛盾“信託制”解紛工作法……一個個從“楓橋經驗”衍生而來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方法不斷涌現,新時代“楓橋經驗”已經從鄉村拓展到社區、網絡等地域空間,從社會治安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由此讓人不禁思考:一個60年前創造的地方經驗,爲何展現出持續旺盛的生命力,成爲我國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金字招牌”?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對推進各領域工作有什麼啓示?
2023年9月,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楓橋經驗陳列館。重溫“楓橋經驗”誕生、演進、發展的歷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這裡面有我們黨處理問題、化解矛盾的政策策略,就是要走羣衆路線,緊緊依靠人民羣衆,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回望歷史,從“依靠羣衆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時代在變、形勢在變、社會矛盾的內容也在變,但依靠人民羣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始終沒有變;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豐富發展,“楓橋經驗”在服務羣衆、化解矛盾等工作中發揮出更大效能、展現出歷久彌新的魅力。
唯物辯證法認爲,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正確處理矛盾、化解矛盾,避免激化矛盾、升級矛盾,檢驗治理的水平,考驗爲政者的初心、恆心和耐心。停車難問題該怎麼解決?房產證辦不下來怎麼辦?樓上裝修擾民有沒有人管?……羣衆利益無小事,通過“接訴即辦”讓解決問題的速度更快一點,北京以“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合力讓羣衆的獲得感更多一些,由此撬動的是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變革。面對紛繁複雜的利益格局、多元多樣的羣衆訴求,只有把黨的羣衆路線堅持好、貫徹好,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才能精準把握羣衆訴求,更好迴應羣衆期待。
進一步來看,“楓橋經驗”一路走來,爲了人民、依靠人民是永恆的生命線,也是其創新發展的基本點。在浙江諸暨,楓橋派出所的退休民警楊光照帶頭成立“老楊調解中心”,專職調解員、駐所律師、調解志願者等都來參與;在蘇州高新區,新市民公安志願者隊伍“新楓景”,活躍在護校安園、鄰里守望、矛盾化解等社區工作一線……共同參與、羣策羣力,依靠羣衆解決羣衆身邊的矛盾問題,不僅調動了積極性主動性,也提高了解決矛盾糾紛的實效。我們想問題、辦事情,都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善於從人民羣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不怕羣衆嗓門大,就怕羣衆不說話。”一位基層幹部說得好,通過踐行“楓橋經驗”,黨員和羣衆的距離更近了、感情更深了,心也貼得更緊了。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掌握和運用“緊緊依靠羣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定能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徵程上交出優異的“趕考”答卷。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