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27萬億!信託業資產規模連續9個季度正增長,證券市場成資金流入高地,業內稱趨勢將延續
財聯社11月15日訊(記者 郭子碩)中國信託業協會昨日發佈2024年上半年信託業發展數據(下稱《報告》),今日進一步披露相關細項分析數據。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整體上看信託資產規模穩步增長。自2022年2季度信託資產規模企穩回升起,到2024年6月末爲止,這一規模已連續9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信託資產規模餘額升至27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32萬億元,同比增速爲24.52%。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信託業資金信託總規模達到19.95萬億元,較上一年末增加2.58萬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27.10%。細分來看,除了房地產投資同比減少外,上半年信託資金投向金融機構、工商企業、基礎設施投資的規模都同比增加。
在所有細分賽道中,信託資金投向證券市場的比例大幅提升,一舉成爲信託資金流入的高地。2024年上半年,信託資金投向證券市場(含股票、基金、債券)的規模合計爲8.34萬億元,較2023年4季度末增加1.74萬億元。該部分資金投向在資金信託總規模中合計佔比爲41.81%,較2023年同期規模提升64.89%,佔比提升近9%。
同期,信託資金投向金融機構的規模爲2.96萬億元,在資金信託總規模中佔比14.83%,較2023年4季度末增加5879.50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規模增加約7657.57億元,同比增長34.93%,佔比提升1.19%。
而信託資金投向工商企業的規模爲3.87萬億元,規模同比增長1.07%,佔比下降4.99%;信託資金投向基礎產業的規模爲1.63萬億元,規模同比增長8.05%,佔比下降1.45%。
對於三季度的信託資金投向趨勢,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告訴財聯社記者,信託資金投向證券市場這一趨勢依舊延續。信託行業目前能發力的領域不多,資本市場業務是少數能兼顧合規和盈利的領域之一,多數信託公司會大力拓展這塊業務。
化債背景下,行業面臨較大的挑戰
“一段時期以來,以非標融資爲代表的融資類信託業務作爲信託公司的主要業務模式,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樑光勇在《報告》中指出,但隨着業務規模的急速擴張和經濟週期的波動,這一業務模式的弱點開始顯現,同時也凸顯出信託公司在此類業務模式中的角色錯位問題。
當前,信託行業面臨的宏觀環境在快速變化。上週財政部宣佈出臺10萬億化債方案,旨在通過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而此前,多家信託公司爲城投公司提供的非標準化融資服務。有業內人士預測,化債方案將進一步壓縮存量政信業務空間。
“政信業務被壓縮,這對現階段的信託公司來說影響依舊很大。”喻智指出,當前業內還有一定存量政信業務,但增量的萎縮速度還在加快。從趨勢來看,未來1—2年內政信業務或下滑較快。喻智表示,具備一定盈利空間的業務越來越少。除非有新的業務能支撐行業的營業收入,否則信託公司可能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
而信託公司的經營依舊面臨較大的挑戰。《報告》指出,與2023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整個信託行業的經營收入和利潤總額都明顯下滑。截至2024年2季度末,行業實現經營收入332.53億元,同比下降32.73%;利潤總額195.88億元,同比下降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