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對恆大失去了耐心
一羣債權人正在加速瓜分恆大這塊蛋糕。
從香港到內地,從寫字樓到公司股權,博弈無處不在。就連許家印的私人別墅,也被盯上了。
早前,債權人們還能看在舊日情分上,給予恆大債務兌付寬限期。
但化債這段時間裡,恆大的狀態多數是【已讀不回】【應拖盡拖】。
隨着債務重組方案爽約、清盤聆訊的到來,債權人的耐心和信任逐漸消磨殆盡。
11月6日,恆大發布公告稱,資產接管人決定以6.37億美元出售附屬公司持有的香港元朗和生圍地塊。
出售所得款項將用於償還本公司該項目的債務,恆大預計就該項目錄得7.7億美元虧損。
這位接管人,便是全球不良資產管理巨頭——橡樹資本。
2021年早期,橡樹資本已經嗅到了恆大現金流量的不尋常。
在橡樹看來,這是一場機遇,正如其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所說:“成功投資不良資產有三個要素,首先是目標公司出現不理智的借貸,第二是無法償還債務,第三是可靠的債務重組和法律機制。
當時,橡樹資本決定爲【不理智】的恆大“輸血”10億美元。
其中,6億美元注入了香港元朗地塊,4億美元注入了江蘇啓東的恆大海上威尼斯項目,這兩個項目也成了抵押擔保物。
誰也沒想到,恆大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兩個項目發展相繼停滯,借的錢更無法歸還。今年1月,橡樹資本成爲元朗地塊接管人。
表面上,橡樹這次的操作像是“抄底”行爲。
這塊地位於香港北區海邊,項目定位是頂級低密度別墅,恆大已經投入接近90億港元,而橡樹資本僅用了不到一半的價格就接下這個優質項目。
但實際上,這塊地的開發起來有一定難度。先前的買家恆基兆業撒手不幹,就是因土地規劃需求以及修復生態條件未與港府談妥。
恆大2018年介入後,也一直在和建築署、規劃署、環保署等多個部門拉扯,實質進展不多。
除了開發掣肘多,橡樹資本自身也缺乏在香港進行操盤運營的能力,再加上一直沒有等到恆大重組方案,先下手尋找買家也是明智之舉。
不僅是境外的債權人,內地的銀行也急着要錢。
這段時間,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盛京銀行向前大股東恆大討債事件。
據瞭解,恆大共計欠盛京銀行325.95億元,這筆帳遲遲未能收回。11月1日,其質押給盛京銀行的廣彙集團30.99%股權將被拍賣用於還債。
早年,恆大一直加倉盛京銀行,一度成爲後者最大股東。許家印看好盛京銀行,還拉來好朋友劉鑾雄等人加盟入局。
其實恆大早打好了小算盤,盛京銀行從此成爲恆大控股的融資平臺,資金進出更方便了。
去年,恆大曾爲應對債務危機,數度減持盛京銀行,共套現110億元;到了今年9月,恆大系因股權拍賣全面退出盛京,股權多由瀋陽當地國資接盤。
《觀察者網》此前援引業內人士分析,包括瀋陽市國資委在內的盛京銀行其他股東之所以願意接盤恆大手中股權,目的就是先與其撇清債權債務關係,而後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銀行的虧空問題。
盛京銀行2020、2021年報顯示,這兩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爲爲162.67億元、154.67億元。恆大欠的錢,幾乎相當於其兩年收入。
當初吸引的財主,現在成了壓垮自身的最後一根稻草。
更多數債權人,在等恆大的債務重組方案出爐。
今年春節前,恆大已經宣佈:將會在6個月內拿出一份初步的重組方案,確保債權人羣體的權益。
彼時,許多債權人態度有所放緩, 上半年,“20恆大01”、“15恆大03”等多隻債券都成功展期。
但恆大爽約了。7月底,恆大表示:最近還在做【盡職調查】,把方案公佈的DDL延期到2022年年底。
事實上,恆大處理債務問題的過程中,擅長喜歡以時間換空間。
比如在6月,有債權人向香港高院呈請將中國恆大清盤。但此呈請案的聆訊,從之前的9月,一直延期到了11月底。
最近,恆大的多隻債券,在展期半年後,又續得了展期。
截至2021年6月底,中國恆大的總資產約2.38萬億元,總負債約1.97萬億元。
今年3月的恆大全球債權人電話會議上,恆大高層告知,境外直接債務摺合約227億美元。
如今還了多少?跟重組方案一樣,都是謎。
只能看到,早前堅持“不允許賤賣資產”的許家印,已經賣掉自己的豪宅資產、股票、私人飛機等套現70億元,支撐公司的資金需求;建行最近也接管了其在香港的山頂布力徑私人大宅。
現在恐怕不是“不允許”,而是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