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醫療2024:錢只流向會賺錢的企業!

2023年醫療領域可謂冰火兩重天。

從一級市場看,大部分項目融資極其困難,機構投資階段向兩端聚集,特別是中後期階段融到資的項目更大,頭部項目資金聚集明顯,此外機構抱團投確定性高的少數項目是一個趨勢。

從二級市場看,2023 年醫藥行業表現整體呈現先抑後揚的態勢。上半年,醫藥行業基本與滬深 300 指數 同步,7 月份隨着醫療反腐對市場影響的加劇,行業快速下探,10 月底-11 月初伴隨 GLP-1 海外熱賣,以及秋冬流感季的到來,醫藥指數走勢轉強。整體來看,2023 年醫藥板塊走勢強於 滬深 300。

從細分行業看,2023 年 1-11 月,四個子行業實現正收益,並跑贏醫藥指數,分別爲化學原料 藥,生物醫藥,中成藥以及化學制劑,漲幅分別爲 27.47%,20.31%,13.30%和 11.68%。中藥 飲片,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以及醫藥流通行業實現負收益,跌幅分別爲 12%,7.16%,6.40%和 0.53%。

從公司整體發展看,Wind 數據顯示,2023 年 1-9 月,中信醫藥板塊實現營業收入 18695 億元,同比增長 0.91%,實現利潤總額約 1983 億元,同比下滑 17.06%,收入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利潤總 額下滑較快,整體經營情況仍然較差。

2023 年前三季度醫藥上市公司毛利率爲 33.61%,較 2022 年進一步下滑;但在帶量採購和 醫療反腐政策的影響下,行業銷售費用率持續下降,前三季度行業整體銷售淨利率爲 8.81%, 高於 2019 年水平。

從整體情況看,一二級市場投資人更加傾向於確定性機會,使得估值普遍下探,但部分投資人看來,一些項目仍然存在可以下調的泡沫。估值低估,或許是投資最好的階段。

良醫財經統計了過去一年較爲熱門,且在明年或將存在機會的賽道,以饗讀者。

‍⚕️ 主筆/ 茯苓

✂️ 文章架構師/ 立立

出品/ 良醫財經

01

趨勢一:手術機器人

價格貴就是最大的破局點

機器人被譽爲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近年來,醫療機器人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持續推進,手術機器人已成爲醫療機器人範疇中佔比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產品。

手術主要源自外科,從技術進化的邏輯來看,手動化到自動化再到智能化是大趨勢。外科學在過去20年完成了從開放式手術到微創手術的變革,大約10年前開始從微創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邁進,而數字化、智能化外科的主要載體就是手術機器人,如同輔助駕駛已經被大衆接受,手術機器人也將成爲醫生的左膀右臂。

近幾年,隨着技術的支撐,手術機器人再一次走到了舞臺中央。

比如,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等細分賽道手術機器人均在過去一年實現了突破,打破了海外壟斷的現象,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

從當前市場情況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仍然是市場的主流。根據西南證券研究數據推算,平均每例達芬奇手術的“機器人設備及附件費用”約爲4.4萬元,其中“開機費”佔1.8萬元。

這也揭露了當前手術機器人市場的一大問題:價格昂貴。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機器人輔助手術(RAS)費用由患者自付,一般採用“腹腔鏡手術費用+機器人設備及附件費用”的組合模式。

通常,中國醫院採購一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價格約2000-3000萬元,另需支付專用耗材費用和平均150萬元每年的維護費用。“設備採購+維護費+專用耗材費用”這三部分支出構成了“機器人設備及附件費用”,這筆費用最終都由患者負擔。

在國外,RAS費用在不少地區都有醫保覆蓋;而在中國,RAS費用不在大部分省市的醫保報銷目錄內。

從長遠來看,藉助醫保報銷促進現有獲批上市的手術機器人全面普及是可能路徑之一,但這無疑會增加國家醫保基金的壓力,並且要實現手術機器人在各地所有術式費用的全面覆蓋,難度較大。

在一、二線經濟發達地區,醫保基金也只能覆蓋屈指可數的幾類常見機器人手術;而在三、四線城市經濟欠發達地區,推動醫保基金覆蓋機器人手術費用,更是由於費用昂貴而舉步維艱。

02

趨勢二:醫療大模型

大多停留在品宣稿和過氣顯卡里

如果談及2013年最火的醫療領域,非醫療大模型莫屬,從年中開始,從大廠到創業公司紛紛下廠試水大模型。

據不完全統計,業內有近50家醫療大模型產品,如商湯科技推出的大醫、深睿醫療推出的Deepwise MetAI、醫聯推出的MedGPT、智雲推出的ClouDGPT、雲從推出的從容、春雨醫生推出的春雨慧問、京東推出的京醫千詢、聯影醫療推出的全病程智醫診療大模型、科大訊飛推出的星火醫療大模型、微脈推出的CareGPT、騰訊推出的騰訊醫療大模型等等。

與通用領域相比,醫療領域的大模型雖有相似之處,但在模型的設計、訓練、應用等環節方面均有天壤之別。

在產品密集發佈後,企業迎來了第一個問題:如何進行商業化變現。換句話說:產品賣給誰?

不同於通用模型,醫療模型的落地更難。原因在於:數據難以打通、對行業專業性要求更高。最關鍵的是,醫療大模型最爲新鮮事物,沒有納入公立醫院的考覈體系。此外,當前,醫院仍然是掌握數據的主體,想要讓大模型更聰明,就需要不斷訓練數據。一般而言,大模型公司只掌握了技術能力,卻缺乏數據。醫院也很難公開數據給企業,這其中也存在數據安全問題。

除了這些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效果。

過去,醫療影像類似的賽道進入公立醫院,先是行業發展,然後政策支持。此外,醫療影像能切實給醫院帶去加分項。

但大模型發展尚屬早期階段,想要發揮效能,還需一定時日。

AI醫療的商業化破解,仍然是當前發展路上的較大絆腳石。

03

趨勢三:商業化出海

也有被退回的窘境

就在10月末,國內的創新藥一哥恆瑞醫藥的一則出海消息打破了原創藥行業的沉默。恆瑞宣佈,與德國默克公司就其自主研發的PARP1抑制劑HRS-1167達成獨家許可協議,這是恆瑞醫藥首次與全球大型跨國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據悉,根據協議條款,恆瑞將獲得1.6億歐元的首付款、高至9000萬歐元的技術轉移費和行權費,以及研發里程碑付款、銷售里程碑付款——以上潛在的付款總額可能高達14億歐元。

寒潮下的上海,圍繞新藥研發的討論格外火熱。尤其是上月恆瑞創新藥的成功“出海”,無疑給予2023年末的醫藥領域新的興奮點。

近幾年, “出海”已經成爲創新藥企裡少有的、比集採更確定的事。一個關鍵的原因在於,通過出海,可以讓國內的藥企儘快實現商業化。一般而言,藥企出海可以採用兩種方式,一種就是傳統的在海外開展臨牀實驗然後申報產品上市,這種模式週期長,投入大。另一種則是藥企普遍的選擇——權益許可(License out)。即與海外企業合作的方式,對某項專利和技術的海外銷售權進行“出租”,這樣操作可以降低新藥研發風險,並藉助海外企業的銷售網絡,快速融入海外市場。

另一方面,也可以躲過國內激烈的競爭格局。

從國內市場看,一些熱門領域的研發,常出現扎堆現象。熱門靶點的研發,十幾個、二十幾個廠商申報,即便順利通過臨牀,但是同類型產品太多,後來者居上的可能性並不高。

同質性較爲嚴重,適應症集中,使得國內市場出現了擁擠現象。想要更好發展,出海成爲一個不錯的選擇。

今年上半年,License out交易可查總額已達143億美元,爲2022年同期三倍,單項最高交易金額達20億美元。根據醫藥魔方NextPharma醫藥交易數據庫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創新藥License out成績突出。27起License out交易涉及國內24家企業,總交易金額超124億美元。

出海雖好,但B面,是被退回的窘境。此前,百濟神州宣佈已與諾華簽訂了終止合作協議,即諾華退還PD-1藥物替雷利珠單抗在美國、歐盟成員國等國家/地區的全球化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權益。這並非個案,信達生物、基石藥業都曾有過相似遭遇。

當然,海外廠商放棄PD-1,並不一定是產品不好,關鍵還是商業化價值不高。想要實現出海,還是要看自身的產品能力。技術是最核心的關鍵。

04

趨勢四:AI製藥

尚無一款進入臨牀Ⅲ期

有研究顯示,從藥物“發現”到臨牀前階段平均需要6年。2023年6月,由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和全球性慈善基金會惠康(Wellcome)共同撰寫的一份報告稱,AI(人工智能)可以在藥物研發直至臨牀前階段節省至少25-50%的時間和成本。全球範圍內的生命科學類AI企業們近年來身體力行,將數以百億的資金投入其中。

據蛋殼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10月31日,AI Biotech參與在全球進入臨牀的管線至少116項,較2020年已跨越兩個數量級。

但是,新藥研發背後的風險並不會因爲是門新技術便作出讓步。逾百項管線中,已有16款停止研發或從官網撤下,1款藥物被降低了臨牀試驗優先級。餘下的99條管線距離完成臨牀試驗尚有時日,超過一半的管線處於臨牀Ⅰ期,超過1/3的管線處於臨牀Ⅱ期。

有幸進入臨牀Ⅲ期的管線總計五款,成功走到上市的藥物兩款。不過,這些藥物要麼是Licence-in後再引入AI調整;要麼主要沿着傳統路徑研發或是老藥新用,AI發揮的作用過小或介入的路徑不明。

換句話說,以AI爲主要驅動力研發的藥物,目前尚無一款進入臨牀Ⅲ期。

AI製藥並非橫空出世,它是上世紀80年代傳統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簡稱“CADD”)的延伸和進化,逐漸發展爲人工智能藥物研發(AIDD)。

根據AI諮詢機構Deep Pharma Intelligence研究,人工智能製藥公司可以依據AI技術平臺的不同,分爲擁有特定人工智能工具或系統的AI製藥公司,和擁有端到端人工智能平臺的AI製藥公司。

不過大多數從業者都認爲,AI僅僅是工具,並不能真正促使新藥研發的落地。

AI只是加速賦能。能夠創新地提出新想法來的,還是人。

目前,AI製藥公司大致分爲三類:

一類是把AI技術做成軟件,提供垂類軟件服務的企業,可稱爲AI+SaaS;一類是AI+Biotech公司,公司有自己的藥物管線(pipeline,指藥企一批正處開發階段的藥物,包括臨牀前、臨牀研究等),在研發過程中有AI加持;第三類是AI+自動化,形成一個共性技術平臺,是多個技術的集成,支持藥物研發甚至賦能其他行業的研發。

05

趨勢五:創新藥研發

中國藥企加速轉型升級

過去一年,創新藥的研發仍然是整個醫療健康賽道的C位。從過去買國外專利,到如今向國際藥企銷售創新藥,買與賣的角色轉變背後,是中國藥企加速轉型升級。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正加速從仿製藥向創新藥轉變,以ADC(抗體藥物偶聯物)、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等爲代表的先進療法,正成爲中國藥企角力全球生物醫藥前沿的重要賽道。

當前,創新藥企的突圍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新藥創收乏力、市場開拓遇阻、市場資金退潮等正成爲它們共同的困境。如何營造良好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生態,加快關鍵要素供給等,是業內普遍關注的課題。

業內素有“花10年時間,投入10億美元,研發一款新藥”的說法。在未盈利階段,創新藥企大多通過融資進行過渡,從某種方面看,這也使得生物醫藥產業高度依賴風險投資參與。

統計顯示,2023年1~8月,我國生物醫藥領域投融資事件數量達142起,比2022年同期有較大降幅。這意味着,風險投資機構同期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表現謹慎。

2023年,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募資端的緊張,也讓VC/PE們在投資時更珍惜子彈。作爲當前市場上爲數不多的確定性機會,生物醫療,尤其是新藥研發仍然備受投資人的關注,但2023年,投資人更加關注不過分擁擠的賽道,此外在投資時,更關注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估值水平,以及技術實力。

在投資退出方面,由於生物醫藥產業的高風險特質,初創企業想要獲取資金往往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只能通過直接融資。這種情況下,企業上市成爲許多投資人退出的主要通道。但是,過去一年,港股流動性不如預期,美股上市仍然艱難,A股上市審覈趨嚴,都導致企業想要上市難度增加。這些問題使得VC.PE更加敏感,在出資時更加謹慎。

爲了應對融資難,一些生物醫藥企業不得不砍掉研發線,減少非核心部門員工數量“節流”。生物醫藥雖然是確定性機會,但仍然面對較大的生存挑戰。

06

趨勢六:中藥材新增長

儘量減少中間的炒作環節

漲價是中藥材 2023 年的關鍵詞,中藥材正在經歷“幾十年一遇”的漲價潮。即使經過幾個月的回落,目前中藥材整體價格仍然居於歷史高位。

從發展角度看,在經過了幾年疫情的影響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中醫進行健康管理,中醫的興起也使得中藥材在過去一年實現了飛速的增長。

10月份,酸棗仁、貓爪草、甘草、白朮等中藥材價格上漲引發關注,其中酸棗仁的價格已漲至每公斤千元。

不只是少數幾味中藥上漲,中國中藥藥材基地甘肅隴南統計部門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隴南黨蔘150元/公斤,同比增長1.2倍;大黃32元/公斤,同比增長33.3%;當歸280元/公斤,同比增長4.6倍;黃芪22元/公斤,同比增長29.4%;紅芪26元/公斤,同比增長18.2%;桔梗43元/公斤,同比增長26.5%;半夏120元/公斤,同比增長60%;天麻120元/公斤,同比增長41.2%;柴胡120元/公斤,同比增長64.4%;苦蔘20元/公斤,同比增長42.9%。

除了需求旺盛之外,薄弱的生產端卻無法支撐增長的市場需求,導致供需失衡,從而引發價格普漲。這是本次漲價最主要的原因。

2022 年貴州大旱,茯苓主產地幾乎絕收。近 3 年連續的高溫大旱,淺根系的品種如砂仁、佛手、草果、八角茴香、覆盆子、五味子也大幅減產。

事實上,價格異動,對於中藥材行業的發展並不利,未來,打造中藥全產業鏈質量管控體系,建立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深入產地建立藥材基地,促進產銷直接對接,儘量減少中間的炒作環節,纔是有序發展的方向。

07

趨勢七:數字化轉型/改革

數據是內核

縱觀醫療產業發展長河,信息和數據一直是其發展的核心.

11月9日,國家衛健委印發“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的通知稱,到2025年,初步建設形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支撐保障體系,基本實現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與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聯通全覆蓋。

醫療衛生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智先生科技關注的重點行業之一,樹立了一批標杆案例,提供數字化運維中臺、DRG/DIP院內綜合管理平臺、醫保合規智能檢測系統、區域疫情聯防聯控平臺、掌上醫院等產品和解決方案,以數字化手段持續賦能醫療服務,讓每一個醫療機構、用戶都能夠感受到數字化帶來的便利。

雖然前景廣闊,但是醫療產業的數字化的轉型仍然存在着不小的挑戰:

第一、支付與報銷模式。中國的醫療體系龐大且複雜。醫療保健報銷模式很難被打破,在制度上創新難度極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醫療數字化的進程。

第二、信任與監管。當談到某些數字健康解決方案時,特別是那些實施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解決方案,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患者都對完全信任這項技術猶豫不決,特別是在涉及關鍵決策過程時。儘管公衆輿論逐漸認識到人工智能的功能和積極潛力,特別是隨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平臺的普及,但許多人仍然對醫療保健領域基於人工智能的解決方案持懷疑態度。

使這一挑戰更加複雜的是,圍繞人工智能及其與數字醫療保健的集成的監管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落後於該領域的發展,這抑制了進一步的創新,並且在建立公衆信任方面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

08

趨勢八:銀髮經濟

智慧康養也遇到同樣的困局

隨着老年人口數量不斷擴大,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也在持續攀升。銀髮羣體正加速推動“銀髮經濟”成爲新經濟賽道。據工信部公佈的數據顯示,預計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萬億元。從資本市場看,不少A股上市公司紛紛入場,探索多元化的養老服務新業態,持續爲“銀髮經濟”注入新動能。

截至2022年底,我國有64萬餘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養老”“老年”等字樣,其中5年內成立的企業佔57%左右。老年適用品市場呈現出日益繁榮的景象。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第二季度,國內銀髮經濟領域有14家相關企業獲得融資。已披露具體融資金額的資本事件募集資金共約爲30億元。相關賽道包括家居智慧養老、養老服務運營、養老金融、老年健康食品、AI健康智能、老年遊等。

不過,時至如今,各方參與者仍然面臨着規模商業化的難題。

隨着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社區康復和居家康復的需求日益凸顯,但挑戰不容忽視。一是支付能力和支付意願有限,在居家康復中,尤其是老年人羣的個人的支付能力和意願都非常有限。此外,專業人才匱乏及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也是居家康復實施過程中的難題。

當前的智慧康養,有一點類似當年在線診療的困局。

抱負遠大、前景光明、需求確定,但無人買單。只要涉及付費問題,消費者興趣銳減。但對於企業而言,智慧康養不是做公益,商業變現是必須直面的問題。

09

良醫財經的思考:

踏實產品,波峰才能行至遠方

最近幾年,硬科技的火爆替代了模式創新的熱鬧,對利潤的追求替代了對市場規模的盲目,對技術的追求替代了對賽道的癡迷。但唯一不變的,似乎只有醫療健康賽道。成爲“黃金坑”和“避險資本”,始終是投資人們佈局的大方向。

但波動的市場環境,讓醫療行業也有起有伏,一級市場融資難,二級市場股價跌,都讓參與者信心銳減。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走到波谷,就即將迎來上升。

對於那些有產品能力,技術具備競爭力,企業未來成長性佳的醫療項目,永遠是市場上被追尋的核心標的。

在波谷時,不妨靜下心來,做好產品,方能在波峰中行進地更加穩定。

只有一條是確定性的,未來的錢,只會流向會賺錢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