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主導下,70年前日本也想廢除漢字,但在全國考試後沉默了

廢除漢字?如今聽起來難以置信,但在戰後的日本,這件事卻真實發生過。

美國這個在戰爭中崛起的超級大國,試圖將自己的文化烙印深深地打在戰敗國日本身上,而廢除漢字,正是這場文化改造的核心舉措之一。

可惜最後的結果讓他們大爲意外!

01

漢字與日本文化

雖然確切的開始時間已不可考,但從那時起,中華文明的種子就跨過海洋,在日本列島生根發芽。

在唐朝,中國臻於鼎盛之態,其文化輻射力空前強盛,對周邊國家影響至深且遠,鑄就了不可磨滅的輝煌篇章。

漢字,作爲中華文明的載體,也在這股文化浪潮中漂洋過海,深深地影響了日本的文化發展。

遣唐使的船隊滿懷對知識的熱望,把中國的文化典籍、藝術以及制度,諸如漢字等,帶回了日本,極大促進了日本文化的發展。

他們的日文中,許多字都是漢字形態,比如,“経済”(經濟)、“政治”(政治)、“文化”(文化)等等,這些詞彙的發音和含義都與中文非常接近。

他們每年還會搞個什麼漢字評選,

2024年中日韓三國共同評選出的年度漢字是“交流”,反映了三國都看重彼此間的文化交流。

漢字已然成爲日本文化中至關重要的元素,諸般實例足以將此清晰彰顯。

絕大多數日本人能夠熟練地讀寫漢字,漢字成爲他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毋庸置疑,漢字已成爲日本文化傳承的關鍵載體,維繫着其文化的根本。

02

美國企圖廢除漢字

戰火的餘燼逐漸冷卻,日本土地滿目瘡痍。在戰敗的塵埃中,美國大兵的靴子踏上了這片被征服的土地,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全方位的改革風暴。

美國志在將日本塑造爲其在遠東的戰略前哨,不僅僅滿足於對日本的軍事和經濟掌控,還要深入其文化脈絡和心靈深處,讓日本徹底淪爲其勢力範圍的一部分。

在美國的眼中,漢字宛如絆腳石一般,阻撓着日本的現代化進程,也象徵着日本與中華文化的深厚紐帶。

是故美國着手推動廢止漢字運動,企劃以羅馬字母來重新塑造日語,以期切斷日本與中華文化的血脈聯繫。

美國廢漢字背後有着複合的動因,旨在通過文化同化政策削弱日本的獨立意識,使其更易於掌控。

作爲中華文明的顯著標志,漢字自然而然成了美國同化政策的首要對象。

另外,美國人對於這種具象的文字系統感到生疏難懂,在二戰中美軍因未能辨認日文漢字標語而屢屢受挫,加深了對漢字的惡感。

他們相信廢止漢字能夠拉近文化距離,方便美國對日本的統治,同時推動英語的擴散以加固其在日本的控制力。

日本人若皆採用英語,則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將更容易在日本生根發芽,進而實現控制日本的長遠意圖。

在冷戰的緊張氛圍下,美國試圖透過文化輸出,將自身的價值觀和政治理念強推至全球各地,以抗衡蘇聯的影響。

日本,作爲美國在亞洲的重要據點,變成了美國文化擴張策略的首要試驗場。

03

日本的抉擇

在來自美國的壓力下,日本政府做出了讓步。戰敗的陰影籠罩着整個國家,經濟凋敝,民生困苦,日本急需美國的援助來重建家園。

爲了獲得美國的經濟和政治支持,日本政府不得不順從美國的意願,同意進行廢除漢字的測試。

當時的日本社會瀰漫着一種“慕強”的心態,美國作爲戰勝國,其強大的國力讓許多日本人感到敬畏,甚至產生了一種自卑感。

很多人,包括學者、文化人士和普通老百姓,都反對這個計劃。

他們認爲漢字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廢除漢字無異於割裂日本文化的根脈。

04

摸底測試

日本政府打算搞個全國性的漢字水平測試,摸摸底老百姓的漢字掌握情況,這項測試覆蓋了各個年齡段、各個階層的人羣,旨在考察國民對漢字的掌握程度。

測試結果令人震驚:除了極少數人之外,絕大多數日本人都能夠熟練地讀寫漢字,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獲得了滿分。

如果強行推行,勢必會引起巨大的社會動盪,甚至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最終美國不得不放棄了廢除漢字的計劃,這場文化博弈以日本民衆的勝利而告終。

這不僅體現了日本民衆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堅守,也展現了文化的力量在政治角力中的重要作用。

日本文化深受漢字的影響,它不僅僅是一種文字工具,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豐富了日本的語言表達,促進了日本文學、藝術、哲學等領域的發展,許多日本古典文學作品都使用漢字創作,例如《源氏物語》、《枕草子》等。

文化傳承乃民族發展之根本,亦是民族自豪感的濫觴。它承載着一個民族的歷史與記憶,決定着民族的未來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