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中買車,會更快樂嗎?

文|江小花

我記得,在2015年之前,買車是一件洋溢着一家人的快樂的一件事。

在提車的時候,多數人會帶着一家子一起來到4s店,享受一把在環境不錯的店裡頗爲舒適的交車儀式,跟店裡的其他客人帶着點得意的聊幾句爲什麼會選這個車的原因。

那時候,沒有哪款汽車能有現在的創始人們的流量,但也沒有哪款汽車會被打上智商稅,老古董,甚至崇洋媚外的標籤,沒有哪款車會因爲一次責任難定的交通意外而聲名狼藉,也沒有哪款車遙遙領先。

進到簡陋的鄉間車行買一臺五菱宏觀,大體上在提車的瞬間,享受着從奢華的專營店裡提走一款勞斯萊斯多巴胺級別類似的快樂。

可是如今呢?一個再不關心汽車的人,從短視頻裡也能刷出幾條汽車的內容來,先不說個體流量,行業流量在整個輿論場的權重已經翻了幾番。相對而言的是汽車整體產業的利潤水平下降了不知凡幾。

好的,按照現在的用戶心態,以前企業掙錢是企業溢價率太高,心太黑,咱不說這個。咱就說,現在買車你變得更快樂了嗎?

我覺得沒有,以前雖然每輛車也總有長短優劣,但買車最主打的就是一個我喜歡,所以多數人來問買什麼車的時候,我都傾向於首先問他有沒有心儀的,但凡這車沒大毛病,那我就肯定不會擋人所愛。買車中最大的不爽,也就是在4s店裡難免被銷售坑掉點莫名其妙的費用。

但如今,彷彿我們的信息透明的多了,每天有人在告訴你怎麼避坑,怎麼省錢,買哪個更對,每天有人告訴你一些原本你根本不必懂的也不知對錯,有無優劣的技術。但買車的快樂增加了嘛?不,買個車的心理成本高了好多,不光要面對大量的可能會讓你莫名放棄所愛車型的信息,而且但凡你會沒事兒刷個短視頻的,你還能刷不到幾條把你的車罵成垃圾車,把買“垃圾車”的人說到智力凋零份上的推送?

你買了臺豐田,以前是你選擇了低調,耐用,綜合性價比高。至於本田好還是豐田好的爭論,大體是在爭論兩者的技術實力,性能型產品動力操控水平的高下,對多數用戶來說,並不會因爲這些言論中豐田的一時一事的敗陣而感受到屈辱。

如今呢?你買個豐田能刷到的讓你糟心的話可太多了。一款開個二十萬公里不出大問題的車,落了技術陳舊,毫無優勢的評價。你要一些論壇裡還敢來曬上一曬,頂兩句嘴,那恭喜了,你能聽到很多你這輩子沒想到會落在自己身上的話。比如,我就想不明白,怎麼中國汽車都發展到世界領先水平了,還有人非要跪着。

哥,我買個我自己喜歡的車而已,至於要聽這話嗎?

再說,你買了臺最最網紅的小米,一個多月定出了十萬臺的,總夠牛了吧?回頭率夠高了吧,總可以滿足我話二三十萬買個車那點樸素的情緒價值要求了吧?不好意思,流量越大的,好話當然不少,但是壞話只會更多。你如果不是個鐵了心的米粉,而單純是個汽車用戶的話,買了小米你就每天都在不買小米智商低,和買了小米智商稅的衝突信息中進出。

那我買個華爲加持的車總行了吧?鐵鐵的民族企業之光,加妥妥的遙遙領先。就餘承東總前兩年的調門,那得多少人憋着報仇呢。這不,105公里的時速,出了個造成三人死亡的車禍,實話實說,責任不明之下,連百度百科都迫不及待的把事故寫進了問界汽車的介紹裡。

好的吧,我隨大流,買個比亞迪行不,每個月三十多萬銷量,妥妥的人民大衆的選擇,總不會有多大錯了吧?那就錯大啦。我同你講,比亞迪的車漏電,都把人電出了腦溢血,現在還昏迷着吶。

前陣子,連一個月賣不出幾輛的極石汽車,據他們內部人說,都在網上的錯假消息黑過一把,從而收穫了量產以來最大的一波流量。你就想想你買什麼車還能躲過短視頻矩陣的暴擊了。

(圖片來源:share.rwm9.com)

(圖片來源:a.fabrion.net)

(圖片來源:mobi.huatonglt666.com)

你買了一臺車吧,就總覺得世界上突然多了一批從天而降的仇人,怒你不爭,哀你不幸,憐你智商。

這些是壞話帶來的不爽,有時候你買的車推的正向內容也會讓你如受背刺。

比如某網紅企業老闆,說他的車爲什麼這麼漂亮,因爲他們的車漆塗了8層,大傢伙一聽都很哇塞,於是這事兒又炒火了。不知道是哪位?就是那位直播裡走到前蓋旁邊前蓋自己開了,然後,特真誠的說那是一個自動設置的那家。

最近特別關注行業熱點的另一位車企董事長,就在開會的時候問,咱們的油漆多少層?

答曰:也是八層。問曰:那咱們爲啥不拿出去說去?答曰:如今除了部分實在太不要好的企業,都是八層,也有更好的,太基礎了,實在沒想到說啊。

再比如,有些社會形象其實很一般,說話其實特不招人喜歡的董事長,流量確實不小,最近特別愛到車圈來串門兒,還玩兒了一個賣舊社會的老車,買新時代新車梗,吸流無數。我大車圈好多企業聞腥而動,紛紛自薦,折騰了一個月,終於塵埃落定,紅衣老總爲這事兒肉眼可見的都忙瘦了。但就這位大流量主的觀感,依着我看,我要是他選的那款車的車主,車企臨了給他拒了才過癮,纔是一切爲了用戶的好流量呢。

實在對不住,最近被舉報的有點多,只能這樣提心吊膽的說話。你看,博流量也得要膽的,我這樣的小編,有流量的東西也能給寫成低流量的。

來說點正經的吧。

面對流量,其實企業,乃至一衆可能原本很牴觸當網紅的企業家都把持不住,這很好理解。獲客成本本來就是一家汽車企業經營能力最重要的能力指標之一。從蔚來、理想,到隨後的華爲,其實流量課新入行的老闆們已經給行業上了好幾節了。只不過雷軍總這次的陣仗,把主流車企們驚到了而已。

但是我總覺得吧,你要卷流量,你總要知道你該怎麼卷。別人怎麼卷,你就怎麼卷,那結果通常就是,幫着人把你給捲了。

咱是不是先理解一下流量經濟,和你擅長的東西,你依賴的產業市場邏輯之間的差異呢?

不管你認不認同,你有沒有想過很多新企業爲什麼一開口就是未來車企就剩五家,一年要賣大幾百萬臺才能活下去?

這話明顯很扯,在全球角度看就更是不值一哂了,就汽車在全球主流市場的壁壘就能給你剩下十幾家主流的,別跟我說全球化,真全球化的話,美國三大早就在老家都被打沒了。在全球化最好的時代大衆他都沒法大規模進入美國。就這樣,一個美國查出來的尾氣門,就造成了大衆近十年的結構性被動。

如今是貿易戰,美國給你加關稅,要是在溫和年代,美國市場要是把很多現在的中國車放進美國市場,你要敢賣出一百萬輛,他就敢找個事兒罰掉你三五年的毛利你信不。昨天剛看到的,美國已經開始鼓動所謂的自由市場國家,對中國的產業政策扶持的產業一起說不了,那汽車出口肯定是主要對象之一。

我相信多數老闆都明白的,但他們還是要這麼說。初來乍到,扎個臺型當然也是目的之一。但主要是,這就是他們熟悉的產業業態。

流量經濟的底層是粉絲經濟。爲什麼這些企業進來之前,汽車沒有流量焦慮?

汽車產業之前的邏輯是,最主流的企業們,通常選擇造對於主流用戶最適用的產品,在耐久性,保值率,機械素質等方面競爭,並形成各自的風格,滿足不同人羣。

比如豐田的標籤是均衡,耐用。你看,這詞兒按照如今的標準看就沒流量的很。相對的奔馳是豪華,這詞兒就略好些。寶馬是性能、操控。但幾個底層大家守住,安全,儘量節能,耐用。

所以,你會看着越大規模的車企,出來的普通車型銷量巨大,但並無突出特點。

粉絲經濟的邏輯,就是一開始通過改變市場邏輯,降低利潤甚至虧損,來贏得用戶,輔以中國品牌強勢崛起,外資再也不能肆無忌憚割韭菜的情緒加持,儘可能的顛覆原本的市場消費心態。先搶佔本土山頭。實現規模化以後,再低價出海。

爲啥說這是粉絲經濟呢?因爲這一切的開頭,都得靠一批鐵粉幫着打江山。新企業能不能成就看這批鐵粉,能不能幫助企業渡過一開始的產品瑕疵期,進而拉拽一部分理性消費者加入購買。

在他們中,小米最不可一世的,其實就是雷軍這個人。一個董事長能做到說啥都是熱點,幹啥都有一大票人一起吆喝,按照劉強東的評價,那不是一般人啊。

劉強東這話還有後一句,就是不過我們有我們的優勢,不要跟雷軍比營銷,我們靠自己的優勢打敗他。這句話,大概多數車企銷售部門是給過濾掉了。

以前的自主品牌,根本不會想着去學保時捷,路虎,絕大多數都是學大衆豐田,能把車做到多數用戶無腦放心買,就是最大的成功。你看小米第一款車就學保時捷,爲什麼?因爲這樣更能調動首購鐵粉的熱情。

新企業就希望產業混亂,定價體系崩塌,用戶傾向於爲實際需求之外的科技、智能能力買單,擊潰二手車價格體系,破壞主流大企業們決策最需要的確定性。很多大企業,之所以能一手好牌發展到今天這麼被動,最核心的原因都是,在沒有確定性的環境裡,沒有決策力,要麼不動,要麼亂動。缺乏反思的勇氣,又不缺乏亂來的資源。這當然都是新企業喜歡的。新企業的成功從來都離不開老企業的胡來。

然後財務一縮緊,又開始自然而然地擠壓上下游,壓價,拖欠,把最大的優勢拖成了自己親手拽着卡了自己脖子的繩子。

如果盲從式的按照流量經濟的邏輯來打仗,那那些自帶大流量的新企業都的要笑死了。你們的老闆天天做直播,很快他們老闆就不用做直播了。

要打流量戰,得先理清打的是什麼,你想要那些流量相信你什麼?在這個產業明顯變化了,消費者需求明顯豐富了的時候,咱是不是應該把自己的確定性找回來,然後形成符合當下實際需求的,真的需求的汽車消費價值觀,再來打回流量?現在的流量戰還是打打koc,打打終端比較好。畢竟你想要表達什麼都不太確定呢,你總不能打八層油漆吧。

其實創維在電視機產業做的就不錯啊,沒有被小米、樂視的強攻拿下呀。那時候倒也沒見黃宏生出來說看創維電視能治療色盲啊。怎麼到了汽車行業就把持不住了呢。

比如上汽大衆的賈健旭,他就要打汽車消費的全週期成本,這個點就是上汽大衆在把成本降下來,智能化趕上去之前,苟住這兩年要打的點。比如豐田,他要打的就是,我就是我,不管做什麼車,我就做最經濟,最耐用的車。這些都不是粉絲經濟的邏輯。

我支持這種邏輯,因爲從其他產業來看,粉絲經濟指向的從來不是消費體驗的改善和產品優化的加強,智能手機的顛覆性體驗是智能本身帶來的,不是什麼粉絲經濟。很多人說汽車現在同質化嚴重,但在粉絲經濟主導的手機領域,本不應該出現同質化的相機領域,同質化不嚴重?更少的玩家帶來更好的體驗了?帶來的只是遠低於預期的體驗,和幾個公司商業的成功而已。相反,電視機產業玩家出現了賈建旭最近老愛說的美美與共,反而產品、關鍵技術持續優化。

回到主題,粉絲經濟帶來的是選擇自由度的限制,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和無稽的品牌忠誠。有些用戶粉絲運營做的很好的品牌,雖然還沒做幾年,其實內部景象依然如此。用戶之間其樂融融,每天一起罵罵自己的車,罵罵用戶管家日益疏懶;每天也有很多品牌雞血,讓人價值觀被寬慰的小討好和大理念。都不覺得車有啥好,但是離去的心理成本極高,紛紛表示換車還換這個。

這是對過度同質化的產業現狀的懲罰,這種粉絲邏輯的成立就因爲換別的車不也差不多,這個羣我待挺好的想法。我更希望這是警告,讓大企業真正正視用戶的真實需求,戒除不應該的疏懶,和過度追求批量化的降本,而同步謀求創新降本,過度依賴大供應商,自定義的追求和能力同步疲軟。

但同時,這絕不意味着迎合如今表面化的流量經濟,去跟從粉絲經濟那一套就能救贖,在我看來,那纔是龐然大物們的取死之道,也是一邊焦慮中的另一種偷懶。何況,就算是搞流量,我也沒見幾個車企一把手的積極性能比董明珠高多少,格力是靠這個活得更好了?網紅倒是一個接一個出。

最後,不要做謊言營銷,不要做黑人營銷。雷軍說的沒錯,真誠是必殺技,小米的很多成功的傳播點,都讓專業人士無語凝噎,不過,你仔細看,人家雖然翻車也不少,但是雷總基本沒撒謊,說錯的那些我相信就是說錯了。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企業是那種也沒啥優勢,又做不了創新自研,也跟不上人家的迭代速度,情緒價值也一般的,要做流量,要麼也試試八層油漆好了。

但不要撒謊,更不要造謠。有個段子說,真相和謊言一起游泳,謊言遊得快,上岸後穿着真相的衣服就走了,而走得慢的真相,不肯穿謊言的衣服,只能裸奔。於是,穿着衣服的謊言大行其道,而光着身子的真相寸步難行。

其實不管是我認同的企業還是不認同的,多數都已經被穿着衣服的謊言狠狠咬過,而裸奔的真相姍姍來遲卻完全無法癒合傷口的痛。每家都會憤怒於此,又無奈於此。

但這個輿論場是我們一起造的,不是嗎?總不能賴讀者口味吧。我們花了好多錢,用了好大力,搭了一個缺了好大德,也必然是給自己挖了好大坑的行業輿論場。

無論如何,不管是企業,還是傳播者,我都希望咱們一起炮製出來的產業流量,最後能流向讓買車,用車變得真正更愉快,跟有價值的方向,而不是讓人花個十幾幾十萬,還買不來個簡單的幸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