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園》中,音樂與生活正促膝長談
馬條剪短了頭髮。
這是時隔一年,再次見到馬條的第一印象,他曾經的搖滾範長髮已變成了寸頭短髮,而同時他頻頻提到了時間和家庭的話題,尤其是過去三十年的北漂,使他感慨着彈指一揮間,從“條哥”變成了現在的“條叔”。
5月15日晚,索尼音樂在北京舉辦了歌手馬條的全新專輯《花園》的發佈會。在現場,馬條與家人及好友一同聊天、彈琴、唱歌,像是平時的日常生活一樣。他獨自彈唱了專輯中的新歌《花園》《月亮不睡覺》,還與孩子們共同演唱了描寫孩童日常的歌曲《動畫片》。
這是馬條暌違兩年半的時間,創作出了與上一張專輯《塞外》不同的作品,《花園》是馬條對生活的一次細緻記錄和真誠表達。在馬條構建的“花園”中,有自我的倒影,孩童的奔跑,愛侶的單純,友人的理想,青年的躁動……而在風格上,馬條從西北硬漢的豪放犀利轉而變爲柔軟細膩。在專輯的簡介中,這樣寫道:“若《塞外》是佈滿鄉愁的宏偉詩篇,《花園》像是他悉心澆灌的田園風景,是他深邃情感的微觀縮影。”在創作時,馬條認爲:“《花園》不是我個人的花園,而是全世界每個人的花園,是關於家和生活的一個角落。”
該專輯已於5月16日零時正式上線。發佈會當晚,馬條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這是一張充滿着明黃色的,觀察愛、表達愛的專輯,他希望大家可以通過這張專輯看到自己內心的“花園”。
“星辰浩瀚,不及一隅”
在新專輯的蛛絲馬跡中,有丟不掉的新疆情結
發佈會一開始,馬條還未登場,音樂便響起了。現場播放的音樂是新專輯《花園》的開場曲(intro)。隨着馬條登上舞臺,他開始介紹這首開場曲來自於家鄉新疆特有的民族音樂黑走馬,“有一種策馬奔騰而來的壯闊,結尾的部分漸漸趨於平緩和安靜”。
“我的上一張專輯叫《塞外》,裡面描述的就是我的家鄉,遼闊的西北景色、人文、地貌都在其中,它的風格是博大且蒼涼的。而新專輯《花園》一開頭就用了我的家鄉司空見慣的音樂形式。一聽到黑走馬的音樂,我們會情不自禁地跳舞。所以,我只是在這一風格上做了改編,將它作爲新專輯的開場曲。這聲音,連接着過去和現在的我,連接着《塞外》和《花園》。”馬條解釋道。
儘管馬條自稱專輯《花園》中的很多歌聽上去旋律好聽,“是一張比較商業的專輯”,但他仍然認爲骨子裡的新疆元素是丟不掉的。馬條將新疆的風格藏在了專輯中,從蛛絲馬跡中可以捕捉到馬條內心丟不掉的新疆情結。
在新專輯中,不僅有關於鄉土風情的元素,還嘗試融合了老搖滾、民謠和流行音樂等風格。馬條希望在創作上“不以曲風定義區別”,他認爲:“這張專輯的風格是豐富的,但我不是一個在乎風格的人。如果非要把我定義成某種風格,那麼我的創作可能是在民謠的大框架裡不斷地填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民族音樂的成分。然而,我從來不是‘拿來主義’的創作者,我不會在我的音樂裡無緣無故地放上一個冬不拉,放上一個艾捷克。其實,現在的吉他也好,鋼琴也好,現代的樂器已經完全可以表達出音樂的色彩,不需要再用許多樂器去強調音樂的風格和色彩。”
除了曲風的變化,在歌曲的內容上則是不同以往的豪邁和犀利的風格,馬條將其定義爲“一張基調溫暖的,觀察愛、表達愛的專輯”。圍繞着這樣的想法,《花園》強調的仍是內心的情感世界,“星辰浩瀚,不及一隅”。在專輯中,還有他給另一半的《在一起》,同時創作了詩意浪漫的《月亮不睡覺》,更有回首熱烈過往的《音樂節》《新青年》等。“我想表達的是我對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鼓勵新一代年輕人要盡情享受年輕與當下。”
“這花園暫停了,少有的時光”
從個人的“後花園”到全世界的“花園”
在歌曲《新青年》中,馬條唱道:“忽聞一日要來京/老狼做東請吃雞/幾杯老酒才下肚/人間早已醉三生。”在現場,他也藉此回顧了自己的北漂生活,曾經的“長髮少年”變成了現在的“短髮大叔”。馬條笑稱三十年前到北京時,自己只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夥子,“走到哪裡都瘋瘋癲癲的”。
1994年,馬條踏上了去往北京的路,從克拉瑪依坐了五十多個小時的綠皮火車,跨越3000多公里終於到達了北京。“當時,我不覺得自己是北漂,因爲我來北京只想學吉他,之後就可以回家了。但是一到北京,我就掉進去了。”馬條認爲曾經的他是無知者無畏,當開始慢慢在北京見到了更多的世面時,才發現自己欠缺得太多。馬條開始悶頭學習音樂,只一堂課就學會了基礎的音樂理論和幾個和絃,之後的每天都在練琴、寫歌,至少要練8個小時的吉他。
“我就這樣慢慢地學,慢慢地練,慢慢地走到了現在。回頭一看,哇!三十年已經過去了,真的是彈指一揮間,像只喝了一杯酒似的,時間就過去了。”在三十年中,馬條在音樂這條路上兜兜轉轉,歌手老狼一直對他有着極大的幫助。2009年,馬條的第一張專輯《馬條》錄製完成,老狼是這張專輯的監製,並在其中唱了和聲。當錄完第一張專輯之後,老狼帶着馬條和製作團隊直接飛到新疆,在獨庫公路拍了MV,那首歌叫《寂寞有多長》。“拍攝形式是一鏡到底,一條過。老狼對這張唱片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他是我的伯樂,就像我之前寫的歌詞一樣,他是‘路途中拉你一把的人’。”
曾經的畫面歷歷在目,馬條再次感嘆着時間的力量,時間不斷改變着他。他在現場開玩笑地說:“三十年的時間太少了,我也等不到下一個三十年了。時間根本不是刀子,而是硫酸啊,時間拖到哪裡,哪裡就變形。”這句話引得臺下衆人竊笑,而後馬條又正經起來,說道:“但是無所謂,因爲我還是那句話,皮囊下墜,靈魂不朽。”
就在兩年前,馬條與歌手鍾立風、老狼聚餐的時候,同樣感慨着時間的魔力,馬條看着孩子們在家中追趕玩耍的樣子,這是他之前不曾想象過的畫面,他對此感到享受。因此,馬條的腦中產生了一個想法,他對朋友們說,想創作一張關於家庭的唱片。鍾立風聽後立刻提議:“很好啊,你的唱片名字應該叫《條叔的後花園》。”馬條笑了起來,感到“後花園”一詞似乎是開玩笑,而老狼則認爲這個名字太長了。
此後,在專輯真正進入創作之時,馬條越發感覺《條叔的後花園》太狹窄了。“我想要創造出的‘花園’不應該只是我的‘後花園’,這個園子應該是全世界的、全人類的花園。於是,我把前面所有的限定詞都去掉了。想要構建出全世界的大花園。當然,這也要先從一個微小的事物講起,因爲再宏大的敘事,也要回歸到一個小小的點上。”馬條解釋道。
因此,在馬條悉心澆灌出的“花園”裡,有自我、孩童、愛人、親友,還有青年人,馬條從濃烈的鄉愁轉向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真實生活,馬條感嘆着,在《花園》之中,音樂與生活正在促膝長談,正如歌曲《花園》中的歌詞:這世界乾淨的只剩,你的喊叫/這花園暫停了,少有的時光……
“你看動畫片,我看你”
從未被一種情感如此地吸引過,怎麼愛都覺得不夠
馬條的話題總是離不開他的家庭。尤其是在發佈會現場,他的家人都在臺下聽他唱歌聊天,他的目光總是投向愛人和孩子們。馬條邊笑邊介紹着:“我的兒子九歲半了,女兒五歲半,她是跟媽媽的姓氏。有兒子的時候,我很疼愛他的,結果又有了女兒,就更疼愛女兒了。今天,在來之前,女兒發燒了,現在還在休息室躺着,我問她要是不舒服就不要來了,在家好好休息,但是她很堅決地說,不行,一定要來參加。”
在專輯《花園》中,有一首由馬條與孩子們共同完成的歌,他的兒子和女兒唱了其中的童聲段落,其中的歌詞簡單易懂,描寫的內容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這首歌叫做《動畫片》。馬條和孩子們在舞臺上一同演唱了這首歌曲,“你看動畫片,我看你/我知道你看不夠,我也一樣/我也一樣/(童聲)有人盯着我,這讓我很緊張/他可能會關電視,這讓我不喜歡/這讓我不喜歡”。
馬條感嘆着:“我從未被一種情感如此地吸引過,見不得他們受一丁點兒的委屈,怎麼愛都覺得不夠。當然,孩子們不需要知道這些,而我應該做的,就是躲得遠遠的,開心地欣賞着。”當用另一角度去觀察孩子的時候,馬條才發現自己也是這麼長大的,他覺得這一視角很有趣,於是將這些點滴的感受記錄了下來。在歌曲《花園》中,他還將成長的過程寫了下來,他寫道:“會走了,會跑了,磕着碰着也會疼了/會爭了,會搶了,東西再多也嫌少了/會說了,會唱了,會爭着讓我挨個抱了/會追了,會打了,吃了虧了也會告狀了……”不僅如此,他還以“過來人”的身份用歌詞勸說着:“不要急,不要躁,世間萬物,哪樣都好。”
馬條總是會給自己的每一張專輯定義成一種顏色,比如他曾認爲自己最初的音樂顏色是白色,因爲“什麼也沒有”;之後,經過自己的探索發現,音樂的顏色變成了黑色,“塗成了一個反叛的顏色,有着憤怒和勇氣”;而逐漸地,人到中年的馬條則認爲自己音樂的顏色又變成了藍色,有着自由的舒緩,去表達愛情和生活。
馬條坦言新專輯《花園》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明亮的黃色,因爲他正在感受着家庭和愛的力量。他再次提起時間,並用形狀打比方:“三十年中,我可能從最早的方形,走着走着變成了六邊形,之後又變成了圓形,我變得越來越包容。但無論變成了什麼樣的形狀,對我而言過程纔是最重要的。不要再去管過去或是未來會是怎樣的,我們要的是過好每一個當下。”
“一條新聞咧咧着,愛情就過去了”
《月亮不睡覺》是對《月亮代表我的心》的重新詮釋
愛情,是馬條創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馬條的“花園”裡,他專門寫了一首歌獻給愛人,而且原本的計劃是這首歌曲將以愛人的名字命名,但是這一想法遭到了拒絕,她對馬條說:“千萬別用我的名字,你再好好想一想。”
於是,馬條只能換了歌名,他提取了歌詞中的關鍵詞,將這首歌曲命名爲《在一起》。“我知道我遺忘了生活/愛情總是美好,日子總是糟糕/遺忘了過往,遺忘了你/你端坐在紅暈的光裡楚楚動人/噢,沒關係,你說/至少我們還在一起……”馬條將自己與愛人的日常生活當做一部電影,他作爲男主角經常喝完酒找女主角去聊天,而她總是淡定和冷靜,“就像是一位老師對談一個犯了錯誤的孩子”。因此,馬條在歌曲一開始便寫道:“那一夜我喝了很多酒/感嘆世事無常,理想總是空忙。”
關於愛情的問題,馬條還提到了經典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他甚至直言很多人並沒有聽懂這首歌想要表達的主旨。於是,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爲什麼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裡還問着,你去看一看,你去想一想。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爲‘你’是地球,而‘我’是月亮,‘我’亙古不變地圍繞着‘你’轉,不需要再問到底愛得有多深,因爲‘我’將永遠陪伴着‘你’。所以,這首歌是以自然界的愛突出着偉大的意義。”馬條的新歌《月亮不睡覺》正是根據《月亮代表我的心》獲得的靈感,是對這一經典歌曲的重新詮釋。
緊接着,馬條解釋着《月亮不睡覺》的歌詞。“我們睡了幾千年,再談美麗和帥/當着生活的面,多少有些不情願”體現的是生活的瑣碎在大自然面前,顯得俗氣;“一條新聞咧咧着,愛情就過去了”說的是儘管在偉大的愛情面前,我們仍舊活在一些小小的現象之中,被無法迴避的雜事包圍着,“但是我們必須要明白什麼是偉大的,什麼是渺小的,我們要發現兩者之間的關係”;“你看那月亮掛在天上/他和潮汐都不睡覺”,正是月亮和潮汐如此數億年的“戀愛”,不同於人類的愛情。“我們人類不一樣,今天我們好了,明天就可能散了,後天又說不定會怎麼樣,而大自然一直在那裡,我們會敬畏它,更會敬畏它的亙古不變的情感。因此,我寫的《月亮不睡覺》也是從未改變的愛情。”馬條講道。
除了《月亮不睡覺》之外,新專輯中還有兩首歌與夜晚有關——《夜不休》和《夜路人》。這兩首歌與專輯中的《沒有人像我》,均是馬條參加綜藝節目《我們的民謠2022》時創作的歌曲。當時,節目組設置了“長沙十二時辰”的環節,馬條抽到的是“寅時”,他需要在限定時間裡創作出一首關於長沙凌晨三點的生活的歌曲。最終,馬條寫出了這三首歌,並在節目上演繹了《夜不休》,而《夜路人》與《沒有人像我》則被收錄在了新專輯當中。“《夜路人》寫的是寅時的湘城,路上竟然滿是熙熙攘攘的趕路人;《夜不休》則是長沙的解放西,車水馬龍,徹夜不眠;寫《沒有人像我》這首歌時,正值湘江五更,我漫步在江岸,周圍滿是寂靜,只有我與影子互相盯着,我會覺得人始終是孤獨的,前行的路要獨自走。”馬條感嘆道。
當分享完新專輯的創作趣事之後,馬條才發現數字“三十”的巧合。一方面,“三十”代表着馬條北漂三十年的節點;另一方面,專輯《花園》的上線時間是2024年5月16日零點,距離馬條的上一張專輯《塞外》的發佈時間正好是三十個月。最後,馬條表示,希望聽衆們會喜歡新專輯《花園》,同時希望大家可以從中看到自己內心的“花園”。
文/本報記者韓世容
攝影/鄭雷
供圖/索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