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部灣海底“穿針引線”
茫茫的北部灣海面上,距離海岸30公里的防城港南部海域施工現場,機器轟鳴,燈火通明。“落、落、落,到位!”對講機裡傳來勝利的消息,廣西防城港海上風電示範項目A場址一標段項目又一個導管架成功安裝,施工現場響起一片歡呼。
廣西防城港海上風電示範項目是國內首例全部採用植入式嵌巖樁先樁法導管架基礎的海上風電項目,建成投產後將填補廣西海上風電領域的空白,對廣西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大力發展向海經濟具有重要意義。由中交三航局六公司承建的A場址一標段工程,包含49臺單機容量8.5兆瓦風機基礎和1座海上升壓站施工。
壯美北部灣,天藍海碧,風清沙白,然而,美景之下,潛藏着艱險。項目團隊不僅要面對水深、浪高、涌急,整個A場址海底還大多是裸岩,風機基礎樁基要在水深24米的海洋裡站穩“腳跟”絕非易事。經過反覆論證,工程師們決定採取三樁嵌巖導管架基礎施工方案。導管架對位安裝的過程相當於在海底“穿針引線”,要讓重達750噸的導管架底部的3個支腿精準下插至海底的工程樁內,是對先行植入的三根工程樁是否精準就位的一次“大考”。
“嵌巖樁基施工精度控制要求極高,要保證三根工程樁頂之間距離誤差控制在8釐米以內,水下測量難度又很大,前期我們在工程樁測量調整就位上耗費了不少時間。”項目經理周加佳介紹道。施工海域常年涌浪頻發,施工窗口期對於趕工的項目團隊來說很是金貴。在前期幾個機位上吃了苦頭後,項目團隊通過多次檢查覆盤和數據分析,發現問題出在了用於輔助引導測量的自制送樁器上。
原來,工程樁植入海底嵌巖孔內後,樁頂離海平面仍有20餘米深,而將同樣是鋼管狀的送樁器插入工程樁內就像是爲工程樁“拔個子”,測量人員在施工平臺上可以通過露出施工平臺面的送樁器樁頂來測量推算出深水下工程樁的位置和斜率。可是送樁器無法與工程樁達到同軸心,導致測得的數據並不可靠,來來回回便耗費了不少時間。
“如果送樁器能和工程樁更貼合,形成類似於針筒的活塞與針筒壁的密接結構,那通過送樁器便能精準推算出工程樁的位置了。”研討會上,項目總工程師張祖濤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這一番話爲項目團隊提供了思路,幾經推算預演,項目團隊將送樁器底部插入段長度由2米增至7米,外徑增加至2020毫米,與外側的工程樁之間的環形空間間隙僅留5毫米,毫米級的間隙讓百噸級的工程樁與送樁器宛如一體,且能自由拼接和拔除。
經過技術改造的送樁器在滔滔海浪中如“金箍棒”般方便靈活,在後續機位樁基施工中“大顯身手”,項目團隊通過簡單的幾何推算便能快速準確得出深水之下工程樁頂的平面位置和斜率。以往需要兩三天才能完成一根工程樁的測量、調整、種植、固定的工序,現如今只需10個小時便能快速完成。此外,送樁器還申報了實用新型專利。
撤去送樁器,導管架被起重船豎直起吊,起重指揮、吊機手及潛水員互相配合不斷調整角度,三根支腿準確下放插入至工程樁內,經過送樁器輔助測量調整精度後的工程樁順利完成一次次“大考”,北部灣海底成功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穿針引線”的絕活。(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