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人才的搖籃:貝爾實驗室
施敏院士在半導體研究有卓越表現。(陽明交大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研之有物:格物窮理!中研院的25堂數理科學課(時報出版)
工作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視野和創意的發揮,究竟當時貝爾實驗室是什麼樣的工作環境?讓施敏能夠盡情研究,進而發明新型的記憶體元件?
施敏在位於默裡山(Murray Hill)分部的貝爾實驗室待了27年,「貝爾實驗室提供一個非常有挑戰性和激勵性的環境」,施敏說,當初他進實驗室時,就問他的頂頭上司鮑伯.萊德(Bob Ryder)博士:「請問我需要做什麼事?」萊德說:「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和矽或半導體有關的東西都可以做。你可以和任何人合作,需要什麼設備隨時申請,你也可以去參加任何國際會議。」
施敏回憶:「他們的圖書館資料也非常齊全,找到任何資料馬上能提供給你。並且提供兩位非常好的技術人員幫忙執行工作。需要什麼工具,幾乎是100%可以買到,真的是非常好的研究環境。」
施敏提到,他們實驗室的工作守則是:Welcome(歡迎)、Inspired(啓發)、Abundant(豐富)和Assistant(協助)。即是:資源充沛、觀點多元又開放包容的環境,並鼓勵所有成員追求創新和團隊合作。他特別感謝當時兩位部門主管鮑伯.萊德博士和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博士,這兩位老闆人都很好,很樂意幫忙解決問題,甚至還同意他留職停薪五次,讓他有空檔可以如願回臺灣教書,培育下一代英才。施敏坦言:「以現代工作來說,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很感謝他們!」
「貝爾實驗室的文化,對我以後的教育工作和寫書都有很大影響。」施敏說道。
浮閘記憶體屬於非揮發性記憶體,它讓機器擁有「可編碼的預設知識」,研發人員可以將機器的指令寫入浮閘記憶體。例如:我們平常用的洗衣機,按下預設功能按鈕,機器就能區分浸泡模式和速洗模式。電腦開機時優先啓動的BIOS,也使用浮閘記憶體來記住使用者的硬體偏好,確保每次開機時都維持相同的設定。
浮閘記憶體不僅在家電和電腦中有廣泛應用,更讓行動裝置變得可能。由於浮閘記憶體具有省電和可垂直堆疊的高密度設計,我們的手機才能輕易記住多達256GB的資料,即使手機沒電時,所有資料也都會好好地存在裡面。
雖然浮閘記憶體的操作速度不像DRAM那麼快,但現今使用浮閘記憶體技術的固態硬碟(SSD),已經至少能達到每秒1GB的讀寫速度。更關鍵的是,浮閘記憶體和DRAM都能相容MOSFET製程,充分降低生產成本,大量製造。
施敏強調,浮閘記憶體的結構幾乎和MOSFET一樣,可以直接沿用電晶體的產線來量產,只要在下層氧化層製程後面,覆蓋一層浮閘金屬,其餘步驟就和電晶體制程相同。而這個小小的改變,帶來巨大的影響。
全世界第一個應用浮閘記憶體技術的廠商,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任天堂。施敏表示,1983年任天堂在家用遊戲機「紅白機」率先採用了浮閘記憶體,讓玩家的遊戲紀錄可以暫存在硬體中。
接着1984年,浮閘記憶體應用於個人電腦的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以便在開機時優先啓動。1989年,Nokia開始把浮閘記憶體放入手機。施敏認爲,正是手機的應用,讓浮閘記憶體在1990年代開始大規模普及。
1995年左右,消費級數位相機開始導入浮閘記憶體儲存技術(例如 CompactFlash卡、SmartMedia卡),帶動日後數位相機記憶卡的研發。1998年GPS車用導航裝置逐漸普及,採用浮閘記憶體,以避免車輛震動影響儲存品質。2000年之後,USB介面的隨身碟開始出現。2007年智慧型手機誕生,第一支iPhone問世。此後,浮閘記憶體幾乎無處不在。
至於個人電腦和筆記型電腦,則是在近十年才逐漸改用浮閘記憶體技術做大容量儲存。過去都是用傳統機械式磁碟來記錄資料,因爲成本比較低。隨着半導體技術的進展,浮閘記憶體的成本越來越低,以前1TB的固態硬碟要價近萬元臺幣,現在只需要三千多元,固態硬碟逐漸取代傳統磁碟,成爲電腦的主要儲存裝置。(三之二:摘自《研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