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政府救助平臺”爲農村羣衆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原標題:雲南省“政府救助平臺”爲農村羣衆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雲南省委、省政府扛實政治責任,安排部署建立雲南省“政府救助平臺”,實現廣大農村羣衆無障礙線上申請幫扶,與“兩不愁三保障”相關部門扛實責任、優化服務,與線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結合,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
做好事 立足根本保民生
“政府救助平臺”始終堅持以服務羣衆、方便羣衆、受益羣衆爲首要任務,確保農村羣衆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就業幫扶以及基本生活有保障。當農村羣衆遇到“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時,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手機提出救助申請,通過信息化手段和數字化賦能,實現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平臺對羣衆的每一個訴求申請逐一覈查反饋。通過數據共享實現部門聯動,及時開展救助,通過建立線上受理、縣級辦理、省州監管的管理機制,從羣衆申請到受理辦理的全過程公開透明,全面暢通羣衆反映困難的渠道。同時,各行業部門通過數據分析不斷完善政策規定,提高惠民政策落實的精準度和有效性,打通精準幫扶的“最後一公里”。
辦實事 幫扶救助80多萬件
爲實現平臺高效運作的目標,《雲南省政府救助平臺運行管理辦法》要求,各級鞏固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籌“政府救助平臺”建設、運行和管理,開展數據監測、統計、分析、發佈及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各級教育、民政、人社、住建、水利、衛生健康、醫保等部門加強協作,根據救助服務事項推進平臺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應用。
目前,“政府救助平臺”已通過82個接口打通了13個部門的19個信息系統,實現部門間929個數據字段的共享,在每個事項的信息化處理流程中,可跨系統、跨網絡、跨業務調用數據,通過多部門協同,確保精準幫扶、及時救助。
截至2024年11月30日,“政府救助平臺”總訪問量1403.58萬次,爲65.05萬戶農村羣衆解決實際困難82.12萬件,辦結率達99.55%。
解難事 惠民便民效率高
“我沒有想到那麼快就解決了我不知道去哪、該找誰的問題,真的很方便。”張耀華表示。據平臺工單顯示,祥雲縣劉廠鎮大波那村村民張耀華因冠心病申請了臨時救助,鎮上工作人員立即派單處理,僅10個工作日就完成審批,併發放了資金1000元。
在推廣使用雲南省“政府救助平臺”工作中,不少地方創新性開發了適合當地的救助運作模式,爲羣衆高效解難事。其中,祥雲縣先行先試,以羣衆點單、幹部收單、部門辦單、政府督單、羣衆收單的“五單模式”,組建“敲門”先鋒隊深入農戶家中、田間地頭、活動廣場,廣泛聽取民生訴求,並手把手教會5類低收入對象使用平臺,受到羣衆好評。
“自平臺上線以後,民政業務的辦理時間越來越短,極大提升了我們的效率,也讓羣衆在更短的時間內,享受到民政的救助。”祥雲縣“政府救助平臺”調度中心工作人員趙豔軍介紹,該縣整合7個行業部門資源,針對羣衆訴求和申請事項進行“專家會診”,開展一對一幫扶服務,在規定時限內迅速辦結;對不符合政策規定的申請,逐一回復、解釋原因、宣講政策,形成了監測幫扶線上線下“雙線合一”的高效機制,切實解決村民難題。
有困難,找政府。“政府救助平臺”充分發揮信息化賦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解決羣衆的實際困難,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提高服務羣衆的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提高了社會認知度和羣衆參與度。政府部門將繼續加強平臺的推廣運用,讓每一項救助政策都能精準直達,持續深入地爲農村羣衆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雲南網記者 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