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嶺杏壇 師者匠心】以愛育人,點亮學子夢想
(原標題:【雲嶺杏壇 師者匠心】以愛育人,點亮學子夢想)
皮膚黝黑、個頭不高,鄭雪峰從事的體育教育工作34年來,他獲得“紅河州優秀教師”“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優秀學員”“優秀足球技能教師”“雲南省最佳教練員”等衆多榮譽。2017年—2023年,他連續7年被評選爲“雲南省優秀教練員”。
鄭雪峰始終傾心研究體育教學,先後爲省級、州級運動隊輸送運動員30名,多人奪得省運會金牌,學生陳銀鳳還得過全國比賽的冠軍,培養出國家田徑健將1人,國家足球一級運動員14人,二級運動員37人,10餘名女足隊員被高校錄取。
受訪者供圖
作爲紅河縣第一中學藝體特長辦學的開創者與引領者,早在2008年,鄭雪峰就提出了藝體特長辦學的辦學思路,爲高中教育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成爲當地藝體特長辦學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受訪者供圖
2016年,爲了貫徹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要求,紅河縣一中開始組建足球隊。當時學校缺乏專業的足球教練,曾擁有田徑隊和籃球隊執教經驗的鄭雪峰主動擔起了選拔和訓練的重任。通過耐力和速度測試,鄭雪峰從學校體育特長生中挑選出了18名男生和18名女生,組成紅河縣一中第一支足球隊。
球隊建隊8年來,連續7年摘得紅河州女足比賽桂冠,多次贏得省級比賽榮譽……紅河縣第一中學女足亮眼的成績單離不開主教練鄭雪峰的默默耕耘和無私奉獻,他宛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姑娘們前行的道路。
受訪者供圖
球隊剛組建時並沒有正規的足球訓練場地,球員們只能在一塊稍微修整過的水泥地上開展訓練。“剛開始的時候學生缺乏基礎,訓練過程中常會跌倒,一場球下來渾身都是傷,膝關節的皮肉都摔破了。”說起當時的情況,鄭雪峰臉上滿是心疼。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一些學生和家長產生了放棄的想法。鄭雪峰只能一家家打電話、家訪進行疏導。“在學校的6個體育專業中,足球的整體水平不是很高,競爭相對比較小,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不能讓學生輕易放棄。”鄭雪峰說,他希望足球不僅是學生們的興趣愛好,而且能爲學生們上大學助力。所幸,在鄭雪峰和校方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於2019年建成了一塊標準化足球場,學生們的訓練條件得到大大改善。
受訪者供圖
對於女足的首場比賽,鄭雪峰至今記憶猶新。“建隊18天就迎來了正式比賽。當時訓練時間不長,對手是開遠這樣起步較早的強隊。我們最終取得全州第五名。”鄭雪峰的話語中雖有遺憾,但對球員們在球場上展現出的堅韌品質滿是欣慰與自豪。
首次比賽後,鄭雪峰在隊員選拔和訓練上進行了調整,讓球員從熟悉球感、球性等方面開始,不斷摸索訓練。無數個清晨和傍晚,操場上都回蕩着鄭雪峰指導球員的聲音。每天訓練後,他就會召集球員們在一起分析問題、研究戰術,然後制定第二天的訓練計劃。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紅河縣一中女足隊在第二年的比賽中一舉奪得州級聯賽女足冠軍,成爲了衆人眼中的“黑馬”,也讓更多學生看到了體育的魅力和無限可能,越來越多的孩子投身到體育運動中。
受訪者供圖
訓練時,鄭雪峰是嚴厲的。站在球場邊,他的目光時刻審視着球員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跑位,不放過任何一個瑕疵,嚴格督促着大家不斷挑戰自我、超越極限。他告訴記者,只有在這種高強度且嚴謹的訓練下,才能真正錘鍊出具備頑強意志與精湛球技的優秀人才。
生活中,鄭雪峰是和藹的。鄭雪峰的揹包裡總是滿滿當當,除了有跟隨他多年的戰術板外,還放了許多常用藥物和紙巾,像一個百寶箱。鄭雪峰笑着說,隊員們平時粗心大意,要什麼都要找他,因此他要準備好一切。在這支球隊裡,他不僅是教練,還兼職隊醫和保管員,一個人就是一個後勤隊。那一聲聲飽含深情與敬意的“老大”“鄭爸”,便是隊員們對他愛戴之情的最真摯表達。
鄭雪峰教導過的學生許多都已經走上工作崗位。受他的影響,有的學生畢業後回到母校任教,和他一起並肩爲紅河縣的校園體育事業貢獻力量,在綠茵場上爲學生們築起堅實的夢想堡壘,讓更多女孩在足球的世界裡綻放光彩,追逐屬於她們的星辰大海。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