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沿海曾因暴雨奪數千性命 每年「牽水狀」緬懷 張麗善:要提高警覺

雲林縣將於7月12、13日透過挑飯擔祭祖靈、萬人冢點燈、放水燈、牽水狀等民俗科儀,緬懷水災受難先民,縣長張麗善當場體驗「糊水狀(車藏)」。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口湖鄉、四湖鄉沿海地區曾在清朝道光年間,因暴雨奪走數千人性命,後人每年舉辦口湖牽水狀(車藏)祭典,緬懷先人,今年將於7月12、13日透過挑飯擔祭祖靈、萬人冢點燈、放水燈、牽水狀等民俗科儀,緬懷水災受難先民,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近年氣候變遷加劇,動輒劇烈降雨,希望透過牽水狀祭典提醒大家要提高警覺。

「口湖牽水狀(車藏)」民俗祭典,源自清道光25年(西元1845年)農曆6月6日大雨不停,農曆6月7日忽然狂風大作加上暴雨襲擊,雲林縣口湖、四湖沿海地區數千人不幸罹難,後人每年農曆6月7、8日在口湖鄉、四湖鄉舉行舉行盛大祭典,緬懷水災罹難的先民。

口湖牽水狀(車藏)已被列爲國家級重要民俗,每年由口湖鄉、四湖鄉的金湖萬善爺廟、蚶寮萬善祠及下寮仔萬善爺廟共同舉辦,張麗善表示,牽水狀是體現在地文化、集體記憶與追思先人的重要民俗,近年沿海防災措施已改善不少,但氣候變遷加劇,動輒劇烈降雨,希望透過民俗文化的傳承,傳遞慎終追遠的教育意涵,更要時刻提高警覺,人人要有危機意識,思考環境、生態與人類共生的重要議題。

縣府今邀請民俗專家林茂賢分享口湖牽水狀(車藏)的核心價值,張麗善、副議長蔡詠鍀、議員蔡孟真等人當場體驗「糊水狀(車藏)」,金湖萬善爺廟管理委員會、蚶寮萬善祠管理委員會、下寮仔萬善爺廟管理委員會長期參與、推廣並傳承口湖牽水狀(車藏),已獲得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一致審議同意新增認定爲保存者,張麗善今頒授證書肯定。

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口湖牽水狀(車藏)將於7月12、13日展開,7月12日當天,在下寮仔萬善爺廟辦理挑飯擔祭祖靈、萬人冢點燈以及咖啡品嚐活動,蚶寮萬善祠及金湖萬善爺廟則有放水燈科儀;7月13日當天,將於金湖萬善爺廟及蚶寮萬善祠辦理7月13日當天,將於金湖萬善爺廟及蚶寮萬善祠辦理排狀(車藏)、牽狀(車藏)、倒狀(車藏)、燒狀(車藏)等民俗科儀,邀請民衆一同參與充滿歷史意涵的文化活動。

雲林縣將於7月12、13日透過挑飯擔祭祖靈、萬人冢點燈、放水燈、牽水狀等民俗科儀,緬懷水災受難先民,副議長蔡詠鍀(右)、議員蔡孟真(左)等人當場體驗「糊水狀(車藏)」。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將於7月12、13日透過挑飯擔祭祖靈、萬人冢點燈、放水燈、牽水狀等民俗科儀,緬懷水災受難先民。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將於7月12、13日透過挑飯擔祭祖靈、萬人冢點燈、放水燈、牽水狀等民俗科儀,緬懷水災受難先民。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