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視點 | 極端天氣爲何頻發?中國工程院院士爲您解答!

11月26日,作爲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16場平行論壇之一,災害科學與災害治理論壇在成都順利舉行。會上,多位院士專家共話我國極端天氣成因及應對,以及爲“一帶一路”國家防災減災提供中國智慧。

論壇聚焦全球面臨的重大自然災害風險和挑戰,設置了氣候變化災害效應及其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物理機制與動力過程、自然災害風險管理、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發展等四個專題板塊。

中國科學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學院外籍院士崔鵬表示,應對自然災害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也是全球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也與未來的發展與安全緊密相連。近年來,受極端天氣影響,全球自然災害發生頻率顯著增加,災害影響日趨嚴重,希望通過國際科學界的攜手合作,共同加強災害科學基礎理論研究,推動國際防災減災領域的對話合作。

早日實現“雙碳目標”

減緩氣候變化影響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雲院士作了《極端降雨與氣候變化應對》的報告。

張建雲表示,2020年江淮超強梅雨及長江流域性大洪水、鄭州2021年7·20特大暴雨洪澇、2022年長江流域百年不遇的嚴重乾旱,都是近兩年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反映出在全球變暖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水文事件呈現出增多趨強的趨勢。

張建雲認爲,全球變暖改變了全球大氣環流,加強了水循環過程,夏季風增強,爲這些極端天氣水文事件的發生提供了有利的氣候背景。

張建雲提出,爲應對氣候變化要降低災害風險,減少災害的水質,要採取減排措施,早日實現“雙碳目標”,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還要加強能力建設,強化流域城市防洪除澇和供水等等基礎設施,提升社會承災體應對極端災害的韌性。

應對水旱災害

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缺一不可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夏軍帶來了《2022年長江極端乾旱與適應性管理》報告,重點談了2022年長江大旱及其成因和適應性對策。

夏軍表示,今年極端乾旱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我國東部季風區降水有非常直接的關係。“今年大氣環流異常,夏季梅雨期短,颱風進入內陸少,副熱帶高壓長時間控制,可能是導致長江干旱的重要原因。”夏軍說,“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未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可能加大,這樣導致進一步高溫、熱浪、強降雨發生的頻率。”

夏軍表示,今年的長江極端乾旱對經濟社會帶來了嚴峻的影響,在應對長江極端水旱災害的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值得總結和反思。長江極端乾旱災害的孕育與發生,既有自然氣候演變的隨機性,也有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其機制複雜。需要多學科聯合探索研究,提高認知預測能力,同時在很多不確定的情況下,要進一步加強適應性管理應對措施,來減少災害的損失。尤其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結合非常重要。

“應對水旱災害,既要有國家水網水庫羣的工程措施,也要有預警預報、調度及保險的法規組成的非工程措施,這二者缺一不可。”夏軍說。

助力“一帶一路”國家防災減災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提供“中國智慧”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文安邦表示,我國是世界山地大國,廣義的山地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2/3,同時也是自然災害最爲嚴重的國家之一,山地環境的複雜性決定了災害的區域性、差異性和嚴重性。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是我國唯一從事山地綜合研究的研究機構,建所50多年來秉承認知山地科學規律,服務國家的持續發展使命定位,長期開展山地災害、山地生態環境與山區發展的系統研究,爲增強我國防禦山地災害能力,保障山區生態安全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文安邦表示,近年來在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蘆山地震、九寨溝地震、瀘定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的科技減災,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和西藏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研究成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以鮮明的學科特色獲得了國家和社會的認可,並在委內瑞拉泥石流、巴基斯坦泥石流、尼泊爾地震等各級減災中爲國家爭得了特殊的榮譽。

“當前,我們正積極發揮學科、人才和技術優勢,加快推動中國減災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對外傳播,深入開展國際國內科技合作,我們建設了中國巴基斯坦地球科學研究中心、中科院加德滿都科教中心山地可持續分中心、中國意大利聯合實驗室、各級防災減災科學聯盟創新平臺,全力創建四川省各級合作的南亞研究院,促進我國優勢減災技術、減災方案的輸出、支持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文安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