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中俄,印度在倒向美國嗎?錯,莫迪是在……

有網友分析稱,印度正在倒向美國,這個觀點您認同嗎?事情是這樣的:金磚國家峰會召開在即,明知道美國正在全力遏制中國、俄羅斯,在這樣的背景下莫迪還去參加“美、日、澳、印”四方會談。

這釋放出來的是什麼信號呢?

果然,美國總統拜登開場白就是“拉攏印度來對付中國”,聲稱要在南海、東海、臺灣海峽和南亞等地區期望印度配合美國的遏制戰略。還有俄羅斯,拜登再一次要求莫迪不要支持“普京的戰爭經濟”。

莫迪不是一個人,他背後是站着“無數智囊”團隊的。在金磚國家峰會即將召開之前“去參加美國主導的四方會談,拜登會提出什麼樣的要求,莫迪的團隊難道會不知道嗎”?當然,不可能不知道了!

這就好比,某人要去參加親友家的聚會。去之前,卻跑到和這個親友家“正發生嚴厲衝突的另外一個傢伙談天說地”,說的話還被媒體捅出來。無形中,給即將到來的親友聚會帶來了夢魘。

這分明是在打臉普京,給即將在俄羅斯喀山地區舉辦的金磚峰會帶來了不愉快的干擾因素,形成了背叛者的印象。尤其是在莫迪“此前多次暗示不出席金磚峰會”,但後來又勉強同意參加的背景下。

莫迪的這一系列的外交活動中,無疑是在向全球表明:印度領導人正傳遞出可能調整外交立場的信號。究竟是如何的調整的呢,有部分網友認爲:印度,正在倒向美國。

錯,莫迪是在左右逢源,玩平衡遊戲

與美歐、中俄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纔是印度政客追求的對外政策效應。印度不希望自己成爲東西方對抗陣營中的某一方,不願成爲主要矛盾者,而是要左右逢源——被各方拉攏,謀取利益最大化。

莫迪的對外政策基本邏輯是“與美俄交好、培育歐洲友誼、拉攏日本與韓國、安撫南亞和東盟、吸引全球南方國家、管控中國”的全方位外交。各有側重點,絕不選邊站。

絕不選邊站的含義既包括不懼美國、歐盟的威脅,執意要和俄羅斯加強能源、糧食、科技、金融、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又包括“不再滿足於被動地接受西方世界給出的結果”,而是自主性的聆聽、交流……

在去烏克蘭和澤連斯基交談之前,莫迪先出訪了俄羅斯,與普京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莫迪知道,俄羅斯對印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低價購買能源一事上。在和澤連斯基會面之前,需要和普京先打個招呼,透透底。

這一次要在喀山舉辦的金磚國家峰會,普京很有想法,已向國際社會表明了要“建設金磚國家的跨境支付系統”,還說有很多國家都想加入進來。摩根大通分析師認爲這是對SWIFT系統的最大威脅。

SWIFT系統,是美歐維持全球金融霸權的核心利器。西方國家不怕別人在“美歐自主主導的國際規則中有什麼動作”——最終解釋權在他們手裡,他們害怕的是:他國重新開個飯店,遠離西方餐桌。

當西方國家主導的餐桌,菜餚都走了,還吃什麼呢?挖牆腳的事情,拜登會容忍嗎?莫迪需要在這件事上和美國深入溝通,看看西方的態度,以便決定印度在“金磚國家支付系統”中的角色定位。

這猶如莫迪想去烏克蘭與澤連斯基深入交談之前,必須先出訪俄羅斯,與普京總統握握手、擁抱一下,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本質都是一樣的,要左右逢源,管控局勢,而不是被局勢管控。

我國網友很不喜歡莫迪的這個定位,中俄主辦的各種峰會、組織中幾乎都有印度,它總是喜歡搞破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東方陣營中存在着這樣的角色,西方陣營中也有類似的。

土耳其,北約成員國。埃爾多安不也是經常懟美國,聲援俄羅斯嗎,還說要加入金磚國家呢,積極支持金磚國家支付系統,聲稱:要用這個新的國際支付系統取代美元及美國主導的金融體系。

恰武什奧盧,土耳其前外交部長就曾坦言:土耳其、印度是最會運用軟實力的國家。這兩國遊走於東西方之間,在每一件事上都要權衡利弊,試圖在大國博弈中尋找最有利自身發展的平衡點——不屬於東西方,但同時又屬於東西方。

土耳其、印度的綜合國力不夠,但埃爾多安、莫迪都有着“大國領導人的夢想”。印度渴望參與全球重大事件的決策,但又不願過分得罪“事件交惡的對立方”,平衡的遊戲他們一直玩下去。不會徹底倒向美國,也不會緊跟着普京。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發、評論、留言、分享和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