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全面構建險企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框架已成爲迫切需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希 北京報道
12月18日,由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和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數字金融與科技金融大會在京舉辦。原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及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周延禮,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徐潔勤等出席。
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對金融產品的形態和金融服務的方式進行了重塑。金融機構藉助這些技術,顯著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品質。數字金融在服務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其地位愈發凸顯,成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
周延禮認爲,數字金融在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數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實踐證明,通過運用數字技術打造的數字金融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大幅提高了金融服務的效率,延伸金融服務半徑,拓展金融服務領域,擴大普惠金融的覆蓋面,重塑了金融信用場景,強化了系統性風險場景式防控,加速賦能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爲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周延禮表示。
周延禮談到,數字金融科技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了金融服務的高效便捷。數字技術賦能金融產品和服務,使其更加深入地融入實體經濟的各個環節。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於徵信場景、產品營銷、業務處理、風險管理和客戶服務等方面,極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和一致性。數字金融堅持以客戶爲中心、以效率爲導向、以降本增效爲目標,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互惠互利,是數字金融發展的方向。金融機構要以數據要素爲核心,積極推動金融業務數字化轉型升級。在技術研發方面,要以“數據+算力”作爲引擎,形成數智一體化數據要素生態格局。
在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周延禮指出,自2018年以來,保險行業已開始執行數字化轉型戰略。保險公司藉助數字技術的應用,對產品定價和風險管理進行了革新,顯著提升了保險服務的科技水平和客戶體驗。例如,通過運用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對藏系犛牛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測,爲牧民提供了堅實的保險保障。保險公司通過大數據分析,精確勾勒出高產能保險代理人的形象,準確識別潛在的優秀代理人。
周延禮強調,全面構建保險公司的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框架已成爲迫切需求。這需要利用數字技術的優勢,並加強與科技企業的合作,以協助中小型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周延禮還特別指出,構建保險公司的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框架至關重要,必須利用數字技術的優勢,加強與科技企業的合作,幫助中小型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解決保險業在數據要素化方面的差異,探索數據市場化和價值共享模式,解決數據孤島問題,以釋放數據價值,爲保險公司發揮“中樞大腦”作用。
在本次論壇上,徐潔勤表示,在全球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科技金融和數字金融已成爲金融業發展的重要形態,展現了數字、科技與金融之間的深度賦能作用。她強調,銀行業應通過協同創新做好科技金融服務,支持科技型企業的全生命週期發展,探索新的金融服務模式,培養複合型人才,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各類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其次,銀行要加速數字化轉型,制定全方位的轉型戰略,不斷豐富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數字化轉型投入和數字化人才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數字化轉型環境,構建數字金融的新生態;同時築牢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安全屏障,平衡創新與風險,堅持守正創新、穩健發展。
會上,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秘書長劉勇發佈《中國數字金融與科技金融發展報告(2025)》、《2024中關村金融科技企業競爭力報告》。
劉勇表示,展望未來,AI的應用更深入,智能風控將成爲塑造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銀行以用戶爲核心、與場景融合,與生態夥伴一起拓展金融服務的邊界,這都離不開具備數字技術能力的金融複合型人才的建設。保險IT系統將朝着小核心大外圍的趨勢發展,更好的適應快速迭代的市場需求,數據治理、業務流程、數據分析等實現線上流程優化再造。中小險企更依賴數字化技術帶來的場景拓展,善於定製化產品,發揮靈活性,與跨行業合作伙伴協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