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達成邊境協議後,印度收到建議:融入中國入常夢想也能實現

網上有句話用來形容印度對中國的態度非常貼切,那就是“我覺得自己比她行”!

印度認爲自己也是人口大國,按照中國發展起來的趨勢,印度一定能夠像中國一樣利用人口紅利快速發展,最後超越過中國。

事實是否如此,外界不予評價。

但中印兩國的關係,從2020年起就降落了冰點,直到近日纔有所好轉。

10月21號,印度的外交部部長蘇傑生忽然出現在了新德里電視臺,他宣佈中國跟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問題上已經達成了協議。

主要內容是中印兩國恢復了2020年的邊境失控地區位置,不再會有摩擦,而且以後中印兩國會有更加密切的合作。

中印兩國關於邊境上問題的迴應,讓百姓們覺得唏噓!

這可是中國的邊防戰士用血換來的暫時和平。

2020年的時候,中印邊境忽然間起了衝突,因爲印度來勢洶洶的挑釁中國。

那一次衝突,讓中國失去了四名優秀的邊防軍人,讓全中國的老百姓都爲之感到悲憤。

接下來,印度對中國的態度可叫一個惡劣。

他們不僅繼續在邊防騷擾,在多方面更是跟中國脫鉤,甚至拉近了跟美國的關係,有一種要幫美國威脅中國的架勢。

如今,在金磚峰會到來之際印度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不僅願意跟中國就邊境問題進行協商解決,連其他方面的合作印度也在積極的謀求。

印度打什麼算盤呢?

中印兩國由於地緣上的靠近,關係是非常微妙的。

哪怕2020年突然間發生了衝突,印度的態度也相當不友好。

但中印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依舊如故,簡單來說,印度離不開中國。

印度同樣作爲製造大國,但素質遠遠比不上中國,需要從中國的市場進口相當多的東西。

根據資料顯示,中印兩國的貿易逆差曾經到了850億美元的鉅額數字。

口上喊着要遠離中國,自己成爲製造大國的印度,是無法脫離中國這個所以在全球供應鏈中站穩了腳跟的真正的製造大國。

莫迪對於印度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視,一開始抱美國的大腿脫離中國就是爲了發展經濟,回過頭來卻發現中國纔是最好的踏板,於是莫迪的態度就變了。

莫迪能夠迅速醒悟,離不開某些軍師的“苦口婆心”!

新加坡的資深外交家馬凱碩作爲印度人的後裔,對於印度的發展非常關心,他給了幾點建議。

首先,馬凱碩讓印度融入中國的經濟體系,抱緊中國的大腿,才能迅速在全球供應鏈中分到蛋糕。

爲此,馬凱碩特意提到了RCEP,他看到了該組織的利好之處,想讓印度加入。

如此看來,遠在新加坡的馬凱碩對於亞洲經濟關係是看得非常透徹的。

他的建議對印度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其次,馬凱碩又提到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位置,這可是印度一直以來謀求的。

印度想入常已經不是一兩年了,在此之前,印度經歷了多個國家的否定,到如今爭取到了美國、法國以及俄羅斯政府的許可,印度離入常的目標可謂是越來越近。

說實話,兩點建議對印度來說都是良寶。

發展經濟有利於壯大國家實力,壯大了國家實力以後就有利於提高國家地位,未來想要入常,那就是囊中取物的事情了。

但對於中國來說,給印度當踏板可沒什麼好事,他們的算盤敲得越響,中國越要警惕!

印度對其他國家的態度是相當微妙的,他們首尾不一致,用俗話來說“印度就是兩頭蛇”!

印度前邊參加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G7”跟“四方安全對話”,拉近了跟以美國爲主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關係以後,又跑來亞洲的主場湊熱鬧。

印度圖的就是兩邊好,根本不顧他的態度對一些非常重要的會議造成不良的影響。

例如,在金磚國家的峰會上,印度曾經拒簽了共同聲明,又在至關重要的貨幣問題上站出來否認,他的態度跟美國的一致,是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印度不誠信。

那麼中國該如何對待印度這個若即若離而且隨時會翻船的盟友呢?

現在在國際形勢方面,中國是非常危險的。

南邊的臺灣島問題熱度越來越高,東北方向的朝鮮摩擦也逐漸加溫,連北方的俄烏戰場還在打仗,如果連印度都加入了美國那一邊,對中國進行圍堵,那中國就是全方位的包餃子了。

畢竟,美國早在菲律賓等東南亞一些關鍵的位置,佈置了相當的軍事力量。

這對中國來說可不是好消息。

印度之前可是給美國站過隊的,並因此拿到了美國送的航母,以及買到了美國生產製造的導彈,間接提升了自己國家的軍事力量。

如今,印度又跑來跟中國拉好關係,對美國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背叛,那是未來,印度在其他方面謀求發展,需要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幫助,印度對中國的態度可想而知。

說白了,印度在沒有達到超過中國的目的之前,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喂不飽的白眼狼。

只謀求自己國家的發展,可不管盟友之間的協議。

所以中國一定要看到利益使然的國際關係,有些國家需要合作,僅僅是需要合作。

現在的印度藉着跟中國的關係,想要在金磚峰會上撈一點好處,是最明顯的意圖。

結語:

印度作爲一個人口大國,是一定能夠發展起來的,雖然發展到什麼程度那是未知數。

但在印度抱着友好態度的時候,中國可以跟其謀求共同的利益。

因爲知己知彼才能夠百戰百勝,爲了邊境線上的和平跟安寧,跟印度保持常態合作是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