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長城汽車CTO聊聊AI與智駕發展

魏牌全新藍山宣佈推送無圖智駕全國都能開。

最近幾個月,作爲長城智能化的代表作,藍山智駕版的交付量,基本上也穩定在了6000+。我們在這次廣州車展上採訪了長城汽車CTO吳會肖@吳會肖 、魏品牌藍山商品總監劉鵬凱,聊到了長城的智能化規劃以及對當下技術演進的看法。以下:1. 端到端對技術演進NOA現在車企基本上都開了,是不是絲滑準確,體驗是當前競爭的方向;- 國內頭部在競爭車位到車位、門到門,包括去看美國的FSD;- 核心還是考驗,團隊是否以智能駕駛給用戶帶來更強的用戶體驗爲目標。- 要尊重產品,尊重算法,尊重工程。- 當前的端到端,我們認爲規則兜底是需要的;- 接下來,世界語言模型、世界語言動作模型的演進,取決於算法優化和計算芯片;救護車、潮汐車道,這些對人類來說非常簡單,對智駕系統卻很難。2. 長城的智駕升級- 長城的算力規劃上,還是追求給技術升級提供足夠多的空間;- 曾經那時候,追求一顆8155跑足夠多的功能,也遇到了一些挑戰;- 我們現在的整個算力系列,從Thor到下面地平線、高通是有不同檔次的規劃的。- 藍山的智駕智駕方案上更多車是肯定的,包括智駕和座艙;- 高山接下來會有類似方案,坦克也在做,哈弗的研發已經啓動。- 看看座艙和智駕的匹配,決定整個量產時間。- 10 - 15萬級,現在還沒有辦法做到很好的城市NOA水平;- 但有通勤模式,高速肯定是可以做好的。3. 車企的AI核心能力- 大家都關心AI應用,但AI真正能夠發揮效果的是開發層面。- 工具,讓日常工作變得更加高效;- 我們的AI Lab原本定位是面向產品側,ChatGPT之後,我們將AI Lab的定位擴展到運營層面;- 「汽車產業不是對AI有先天友好性的產業」;- 汽車產業對關聯因素和關聯組織特別多,NVH、成本、重量等;- 做變動的時候,很多工程師要把所有的相關因素跑一遍,週期就會比較長;- 我們也在嘗試用大模型把知識問答、標準索引等知識體系,做得很好。- 中國的汽車產業對AI還是很友好的,吸引了很多互聯網的高科技人才進來,對開發組織有非常大的幫助;- 基本上,AI會讓這個時代產生非常大的變化。- 造型創意,還是車機壁紙,海外宣傳圖都是可以用AI生成;- 代碼也用大模型,無論測試用例和代碼註釋;4. 技術路線- 智能化技術路線,每個月會有技術路線的審視;- 大的路線不會變化,細節會有調整;- 比如多域融合是一個可以走的方向,無論從成本還是通訊效率、穩定性上會更好;- 涉及不同領域的芯片選型和域控設計。5. 激光雷達還是純視覺- 純視覺方案替代激光雷達,我們也在做研發和準備。- BEV、RESNET、歷史軌跡推斷,這裡面激光雷達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我們擔心極端場景下對物體識別得非常準確,置信度沒法提到很高。6. 多域融合?- 多域融合不是完全指艙駕融合;- 但線控底盤、動力總成的整合,機會已經非常非常成熟。- Coffee會升級成整車軟件系統,座艙和智駕會走向整車智能。7. 這次只展了藍山一款車- 長城集團智能化躍遷升級更新換代的理念;- 藍山是產品落地的代表,代表了聚焦;- 我們是全面佈局,接下來不同價位都會有智能化的技術。8. 新藍山對比老藍山的懸架改善- 這次加了電控減震器;- 調校上,大電池、座艙、智駕系統都是綜合調校;- 舒適性是一方面,轉向、制動、動力系統跟隨性,是隨着大電池重新做了一輪調校。9. 智駕版上了之後,對銷量的提升- 藍山801上市到現在,每個月交付量穩定在6000多臺;- 30萬級大六座SUV,當前表現還算不錯;- 我們剛做完了N+1的調研,60%以上都是因爲智駕和座艙系統認可這款車,座艙系統的滿意度當前高於智駕系統;- 我們現在迭代非常快,每週甚至會有版本。10. 歐美車企和國內現在產品開發上的差距- 歐美要達成中國的產品定義和軟件開發,需要5 - 10年時間;- 爲什麼是5 - 10年?- 長城在2020年大規模招聘軟件人員,做了第一代8155,出現了一些問題,開始做整改;- 我是2022年進的智能化,從組織、商業、理念、架構、流程都做了整改;- 這樣一個過程在歐美企業至少要 x 2,包括工作時間、部門壁壘、軟件人才密度以及市場壓力。- 合作和合資會加快,也會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