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發現“醬園弄”不見了?別急,好戲還在後頭

近日有市民發現,今年年初的網紅打卡地“醬園弄”外景地不見了,原先的巨大牆體已被全部拆除。

5月15日,市民經過“醬園弄”外景牆6月25日,市民經過原先的“醬園弄”外景牆

那麼,這背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曾經紅極一時的“醬園弄”外景地真的就此謝幕了嗎?本期《上海會客廳》節目,我們前往乍浦路北海寧路現場進行了探訪。

《上海會客廳》節目

6月25日上午,市民陳月雲和弟弟陳先生當天趕到乍浦路北海寧路口拍攝。陳阿姨今年八十多歲,精神矍鑠,她在1958年離開上海去安徽,後在安徽師範大學擔任外語教師,從學校退休之後回到上海生活。

讓陳阿姨略感到遺憾的是,這次的乍浦路之行,“醬園弄”外景牆已經看不到了,而她之前也沒有拍攝過照片留念。

市民陳阿姨重回虹口生活地

陳阿姨小時候就住在電影院對面的老弄堂,她用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告訴記者:“我小時候到虹口新廣路小學去讀書,都是走這條路(乍浦路),所以一直非常想念這個地方的。這個‘醬園弄’外景牆之前做了許多佈景,我在視頻裡看了覺得非常不錯,沒想到現在已經拆掉了,感到蠻遺憾的,我只好等電影《醬園弄》放映再去看了。”

乍浦路另一側的老建築經過了修繕

記者注意到,雖然乍浦路一側的“醬園弄”外景牆已經拆掉了,不過馬路另一側的老建築在經過修繕之後,又恢復了年代特色,招牌都是與當時拍攝電影外景時設計的店招風格很接近。沿街店鋪修繕一新,有部分商家在做整理和清潔工作,顯露出要開張營業的跡象。

呂方師傅走進點心店體驗

知名紅幫裁縫呂方師傅走進一家掛着“椿方圓”招牌的點心店體驗,他穿着自己製作的長衫,頭戴一頂夏日,手拎着一隻老式皮包,店員都覺得這身行頭蠻應景的。一位店員告訴呂方師傅,這家店正式營業之後會提供特色點心,而點心師傅會請揚州和蘇州的。

“椿方圓”對面就是勝利電影院今年3月下旬新佈置的一輛道具電車,這輛電車是電影《醬園弄》當中的電影道具,車頭一開始寫的是“楊樹浦 八路”,後來改爲“乍浦路”。從5月9日開始,道具電車作爲電影院提供咖啡的一個場景,也是作爲咖啡服務的一個特色。

呂方師傅坐在電車裡面

坐在電車裡面,呂方師傅一邊喝着美式咖啡,一邊回憶:

我第一次來醬園弄是2月16日,當時還在拍攝外景,那天我是穿着棉袍子來這裡打卡,有攝影師以爲我是來拍戲的,很多鏡頭都對着我拍攝。今天聽說外景牆已經拆掉了,63路電車從這裡開過,感覺還是蠻有生活氣息的。

醬園弄外景牆是今年元旦過後正式亮相的,去年12月底,劇組在乍浦路北海寧路口搭建拍攝外景地時,當時“醬園弄”的牆頭剛剛纔起。

“醬園弄”外景牆搭建經歷了“從無到有”和“從新到舊”的過程

據相關人士介紹,“醬園弄”外景牆的外立面的高度大約在12米,長約20米左右,牆體採用部分金屬結構和木板搭建而成。在衆多由人工搭建的場景當中,醬園弄無疑屬於C位,讓人彷彿穿越到了電影當中所描繪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場景。

據《醬園弄》製片方表示,最近上海進入黃梅季,而且是“暴力梅”,出於安全的考量,最終將其拆除,以杜絕安全隱患。

“醬園弄”外景牆拆除當中(資料圖)

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拆除是分三天時間進行的,外景牆是6月24日晚上10點左右完成了全部拆除,晚上還進行了路面沖洗和清潔。

6月25日一早,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原先巨大的“醬園弄”外景牆已經不見了,並設置了一排圍欄,懸掛有安全提示。據悉,前幾天由於下雨,所以拆除作業當中暫停了多次,工人等雨停之後恢復施工,而在拆除過程中使用了升降車。

現場設置了一排圍欄,懸掛有安全提示

而在北海寧路毗鄰勝利電影院段,則多了一處建築,據老建築專家婁承浩介紹,這個剛剛搭建的實物建築叫弄堂口:

原先的醬園弄與上海其他弄堂一樣,大多數並無門樓弄堂銘牌,可謂“只有名而沒有實物”,拍《醬園弄》時,仿張園鐵藝門框搭建了攝影場景,但不是歷史場景,之後也拆了。

北海寧路新搭建成的弄堂口今年1月工人師傅搭建的弄堂口外景

婁承浩告訴記者,在上海的老建築當中,新裡叫坊,花園裡弄叫邨,一般里弄叫裡,差點的小區則叫弄,有的甚至連弄名也沒有,只叫某某路某某弄。

5月24日,《醬園弄》在第77屆戛納電影節上舉行了全球首映。婁承浩個人認爲:這次新建的弄堂口以後也可成爲一個景點,待《醬園弄》電影正式放映,這裡說不定還會火一把。

電影《醬園弄》劇照

製片方表示,考慮到廣大市民對醬園弄的情懷,因此搭建了這個弄堂口,而且將會長久保留。記者注意到,與之前搭建的弄堂口外景相比,高度和寬度都有明顯改善。記者在北海寧路時,有63路公交車陸續從“醬園弄”弄堂口開過。而此前,因爲北海寧路弄堂口外景的搭建,63路公交車從元旦起改道,臨時進行縮線營運。

63路公交車從“醬園弄”弄堂口開過

在《醬園弄》電影拍攝完成之後,對這些外景是否應該繼續保留,曾經有過討論。對於這次醬園弄外景牆和附近槍籬笆的拆除,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傑認爲:

這些外景都是屬於臨時搭建的,長期保留的話要投入人工和維護成本,否則時間長了會產生安全隱患;另外,乍浦路這一段兩側本身有一些具有保護價值的歷史建築,並不需要靠(電影)片場的佈景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當然,今年年初臨時作爲電影外景片場,客觀上對乍浦路知名度的提升,也是毋庸置疑的。

之前搭建的槍籬笆(資料圖片)

乍浦路名字由來已久,曾經是一條人文薈萃的重要幹道,作爲百年曆史街區,乍浦路北段(從海寧路到武進路)有豐富的人文歷史底蘊。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醬園弄”外景地不在了,但“醬園弄”後續產生的文旅效應會更持久。據悉,乍浦路北海寧路區域在未來有望打造成爲沉浸式影視基地,一個更爲完善的市中心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將落地於此,而一條圍繞影視與旅遊爲主題特色的街區也將呼之欲出。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各位市民朋友,對於“醬園弄”外景地發生的新變化,儂個人有何看法和建議?歡迎在評論當中留言,與我們一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