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硅爲王”已成過去式 中來股份終止140億元硅基項目 一季度虧損1.72億

財聯社4月23日訊(記者 劉夢然)光伏投資熱潮過去,曾經炙手可熱的多晶硅從30萬元/噸高點,跌至目前不足5萬元/噸。今日晚間,中來股份(300393.SZ)發佈公告稱,終止總投資額140億元硅基項目。業內分析認爲,光伏“淘汰賽”已經蔓延至硅料環節。在現金爲王的當下,“活下去”比較重要。

中來股份主營業務包括光伏背板、電池組件以及光伏EPC業務等。此前兩年,光伏產業處於上行週期,頭部廠商紛紛開啓縱深一體化佈局,向上下游環節延伸產能。中來股份也是如此。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中來股份此次終止的投資計劃發佈於2022年3月。當時,公司認爲,佈局光伏產業的上游環節將有利於公司更好抵禦供應鏈價格波動的風險,隨着高效電池產能的逐步擴充,公司原材料硅片的供應將進一步加強。

工業硅和多晶硅是光伏產業鏈最上游環節。彼時,受產能緊缺和下游需求爆發影響,多晶硅價格維持在24萬元/噸左右。不久後,硅料價格繼續水漲船高,並在當年7月超過30萬元/噸,持續時間超過5個月。

公告顯示,中來股份當時計劃一期項目(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萬噸高純多晶硅)將爭取2024年竣工投產。但今日公告顯示,項目未開始實質性投資建設。中來股份表示,光伏行業市場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硅基項目可行性發生了重大變更。

事實上,在光伏全產業鏈各環節均出現產能過剩的當下,終止投資並非新鮮事。此前,包括聆達股份(300125.SZ)、向日葵(300111.SZ)、京運通(601908.SH)等多家上市公司宣佈終止或者延期新產能建設。在硅料方面,大全能源(688303.SH)在去年10月宣佈,將原定於當年底投產的10萬噸硅料產能延期。

不過,對於中來股份而言,硅基材料項目未開工,卻也規避了行業下行風險。根據硅業分會上週公佈數據,N型棒狀硅成交均價爲5.25萬元/噸,環比下跌10.41%;P型緻密料成交均價爲4.59萬元/噸,環比下降5.75%;N型顆粒硅成交均價爲4.75萬元/噸,環比下跌8.65%。

據悉,該價格已跌破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業內人士普遍表示,在未出現規模性停產前,價格無望得到修復。多晶硅龍頭大全能源在2023年公司年報中稱,若未來業內擴張產能持續釋放,致使供需關係發生不利變化,多晶硅價格將進一步下行,從而影響公司盈利能力。

中來股份今日同時披露2023年財報和今年一季報。得益於N型技術迭代加速,N型高效產品的需求佔比在不斷上升,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22.59億元,同比增長28.01%;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約5.27億元,同比增長31.18%。

但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88億元,同比下降52.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72億元,同比下滑268.11%;扣非淨利潤虧損1.93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26億元。公司表示,營收減少主要系本報告期公司銷售規模減少所致。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的銷售費用、稅金同比大幅增長,但銷售規模卻在下降,公司方面在季報中並沒有對此給予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