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本田日產結盟無法解決它們面臨的問題
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道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網站12月18日發表題爲《本田和日產結盟無法解決它們面臨的問題》的文章,內容編譯如下:
本田公司12月18日打出懷舊牌,宣佈大約25年前停產的一個品牌將作爲一款混合動力車型重新推出,該車型將配備一個模擬換擋和發動機噪音的系統。然而,這個消息很快被更多將對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的未來產生更大影響的消息淹沒。本田公司正考慮與陷入困境的國內競爭對手日產公司合併,以成爲以銷量計的世界第三大汽車製造商,僅次於豐田和大衆汽車。然而,團結在一起並不能解決一對沉浸在過去的車企的問題。
兩家公司都在努力應對汽車行業的動盪。要在中國國內市場趕上中國競爭對手的腳步,進而在世界範圍內贏得競爭,需要推出電動汽車,並對軟件進行大量投資,同時還要繼續銷售爲這種轉變提供資金支持的汽油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揚言再次入主白宮後要加徵關稅,其他國家則可能採取報復措施,這些都增加了不確定性。本田和日產得出的結論似乎是,兩家企業合作開發電動汽車(它們3月披露了此事)還不夠。
日產尤其脆弱。在截至9月的半年裡,該公司營業利潤同比下降約90%。它在北美——該公司最重要的市場——的市場份額已經萎縮,在中國的銷量也在下滑。儘管該公司11月宣佈裁員9000人,並削減20%的產能,但投資者仍然不相信它制定了明確的發展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的戰略。這兩種車型越來越受購車者歡迎。
一個由本田、日產甚至還有三菱組成的擴容後的集團可能會在技術上投入更多資金,以趕上競爭對手。三菱是一家日產持有控股權的更小的汽車製造商。可能合併的消息令日產和三菱的股東們,以及持有日產36%股份的法國雷諾大爲歡喜。雷諾可能會將其持有的部分日產股份出售給本田,或者把這些股份轉換成一個處境沒有那麼糟糕的車企的股份。本田的投資者則似乎很警覺,該公司的股票在這則消息傳出後下跌。
達成協議無疑意味着,要通過關閉工廠和裁員來節省成本,即使是在重組會招致反對的日本也不例外。日本負責監督汽車行業的部門稱,這些報道是“積極的進展”。這很可能是因爲另一種選擇——外資收購——對日本政府來說更加難以接受。
作爲合同製造商的富士康公司希望在汽車生產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就像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一樣。有傳言說,富士康曾與日產就收購事宜進行談判,收購日產將使富士康能夠獲得設計和生產底盤和懸掛系統等硬件的技術。中國汽車製造商可能也曾有意購買日產在美國的生產設施,這將幫助它們規避美國對進口電動汽車徵收的懲罰性關稅。富士康與日產接洽可能加速了本田與日產之間的談判。
不過,達成協議能確保相關企業的未來嗎?共享資源會有所幫助。然而,中國企業最大的優勢不是規模而是速度。這些企業在三年或更短的時間內開發出新車型,這是外國公司所需時間的一半。軟件一眨眼就更新了。目前還沒有日本、美國或歐洲的傳統汽車製造商能想出趕上中國汽車製造商創新速度的辦法。而把兩個笨拙的日本巨頭聚集在一起——它們最好的年華可能已經屬於過去——不大可能是答案。(編譯/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