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防疫降級 專家籲降低口服抗病毒藥門檻

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今舉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多位專家針對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超額死亡等議題等提出建言。(陳人齊攝)

隨着國內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開始研議降級規劃,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今舉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多位專家針對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超額死亡等議題等提出建言,呼籲口服抗病毒藥應將BMI大於27及高血壓納入危險因子,此外也應針對確診死亡數進行透明揭露。

立法委員林爲洲國會辦公室與立法院厚生會表示,國內新冠疫情步入尾聲,各項防疫限制陸續解除,如要將新冠疫情比照流感化看待,必須針對現行治療、照護制度進行通盤檢討,就抗病毒藥物使用情形與重症風險因子評估、基層醫療確診照護制度與長新冠治療方針、疫情趨緩後續防疫政策等三方面建議。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衛福部過去雖曾將高血壓患者列爲口服抗病毒藥的適應症,但後來以美國CDC將高血壓從危險因子中移除爲由,取消高血壓爲危險因子,但最新研究指出,未滿40歲的高血壓患者,在罹患新冠後的重症率比非高血壓族羣高出許多,顯見新版治療指引應進行修正。

臺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則指,雖然目前國內已將肥胖列爲口服抗病毒藥的開立標準之一,但其採用的標準得滿足BMI大於30的條件,而美國現已將開立BMI值從30下修至25,考量我國肥胖人口越來越多,單純肥胖族羣佔25%人口,應一併進行修正。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表示,健保資料庫雖可看到病患是否具有高血壓等病史,卻無法得知病患是否爲吸菸族羣,甚至查不到有無肥胖史的主診斷,這些都造成第一線開藥時的困難。

此外,抗病毒藥物發放也是一大問題,羅源彰指出,自己診所幾乎每天都會開立口服抗病毒藥,但診所內開立莫納皮拉韋卻是困難重重,要先填單子給藥局,由醫事人員前往領取後,才能通知病患前來領藥,「就是這麼荒謬」。

羅源彰說,診所進行居家照護不得跨縣市收案,也造成第一線醫師的困擾,雙北地區很多病患都會跨縣市選擇信任的醫師就診,此舉也讓病患無法獲得妥善的照護,應進行調整。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指出,從流行病學的監測結果來看,我國的超額死亡率頗高,當然我不相信臺灣的超額死亡率有這麼高,但現在政府卻沒有足夠證據說服國人,呼籲疾管署應比照英國模式,以每週提出各式佐證數據證明,臺灣現在已處在低死亡率的感染中。

何美鄉說,臺灣超額死亡率偏高,不經讓人納悶是否口服抗病毒藥物介入得太晚,甚至是其他早期可預防的方式,如維他命D的補充,或是益生菌防重症等方法,雖然目前都僅有小規模研究,但國內也不妨進行研究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