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記 | 從最初到最美 打卡蘇州河畔的“第一加油站”
小新說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始終扮演着關鍵角色,發揮着“頂樑柱”“壓艙石”的作用。穿越歲月塵煙,印刻國家記憶。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央視網聯合14家中央企業共同製作的首部國資央企系列AI微短劇《印記》於10月1日正式上線,在“國資小新”、央視網等平臺持續播出,講述央企建設者們閃爍智慧、彰顯擔當、浸透血汗的故事。今天爲您帶來第十三篇,《印記 | 從最初到最美 打卡蘇州河畔的“第一加油站”》。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地方以其獨特的方式承載着民族的記憶與夢想,見證着國家的興衰與變遷。中國石化第一加油站,便是這樣一個充滿故事與傳奇的地方。
1948年10月,四川路橋堍加油站在上海蘇州河畔誕生,打破了外資石油公司對中國市場的壟斷。1953年10月,中國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正式成立,也就是如今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的前身。當時它擁有7座全資加油站,之後在爲加油站命名排序時,將四川路橋堍加油站命名爲:第一加油站。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加油站普遍採用傳統的人工加油模式,即使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也難以迅速應對大量車輛的加油需求。同時,受限於技術水平和國際環境,進口的電動加油機數量稀少,進一步加劇了加油站的擁堵現象,使得來加油的汽車常常排起長龍。
然而,正是這些困難和挑戰,激發了石油人的創造力和奮鬥精神,推動了中國在能源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1958年,爲響應黨中央關於商業辦工業、大搞技術革新和推進機械化的號召,切實解決國內加油站設備短缺、依靠進口的問題,在無圖紙、無工程師、加工設備短缺的情況下,中國第一臺“燈塔牌”電動計數加油機在楊樹浦儲油所研製成功。這一成果不僅標誌着我國加油設備技術的一次重大突破,也預示着我國石油零售行業向自動化、智能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984年,爲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全國範圍內廣泛開展了“企業改革”活動。在此背景下,上海石油公司深入推進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出臺了《加油站工作守則》(簡稱“100條”),這是國內第一個正式印發的加油站管理制度。它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也爲第一加油站以及整個行業的規範化、標準化運營樹立了典範。
隨着新中國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第一加油站也逐漸壯大。2020年,第一加油站華麗轉身,以“摺扇造型”和“玻璃幕牆”的新面貌融入蘇州河濱公共景觀帶,實現了從商業建築向城市建築轉型,併成功入選中國石化第二批紅色教育基地,向公衆展現了石油工業文明的紅色發展歷程。如今的第一加油站已化身爲蘇州河畔一座集加油、休閒、賞景於一體的“人·車·生活”驛站,成爲美好生活的打卡地。
從最初的簡陋設施到如今的現代化站點,第一加油站經歷了數次擴建與改造,每一次變遷都鐫刻着時代的印記。這座承載着幾代中國人夢想與奮鬥的加油站,見證了新中國從戰火中崛起到走向繁榮的每一步。它的存在,是歷史的豐碑,更是中國石化精神的傳承。
作爲中國石化的標誌性站點,第一加油站不僅肩負着能源供應的重要使命,更是一個傳遞溫暖、連接人心的平臺。2021年,第一加油站入選上海石油首批“愛心驛站”。在便利店後門長廊設置了餐飲、休閒、便民服務等功能區,爲附近環衛工人、快遞員、交警、城管執法員等戶外工作者免費提供休憩、飯菜加熱、應急包紮、手機充電等服務,以其獨特的溫情與關懷,傳遞着中國石化的溫度,將央企的責任與擔當融入到每一個細節之中。
回望征途千山遠,翹首前路萬木春。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中國石化將繼續秉承“爲美好生活加油”的使命,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和更加昂揚的鬥志,投身到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去,矢志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以艱苦創業鑄就偉業根基,以實幹擔當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石化新篇章。
———— / END / ————
責任編輯丨 楊致剛
執行主編丨劉海草 張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