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俄烏衝突離開俄羅斯後,這些青年爲什麼又主動迴歸?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長春 林千放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那裡很好,但我還是想念家鄉。”此前因爲俄烏衝突離開故土的俄羅斯青年尼基塔(化名),近期在接受《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採訪時這樣說。據英國《金融時報》等西方媒體報道,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大量俄羅斯年輕人離開本國,但現在很多人都主動返回,而這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近期採訪多名此類俄羅斯年輕人,請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
安東(化名)2022年9月離開俄羅斯去了吉爾吉斯斯坦,當時莫斯科正在動員年輕人上前線。安東對《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表示,吉爾吉斯斯坦人民對他很友善,但在俄羅斯,有騙子以他的名字貸款,因此自己不得不回國處理。安東稱,自己剛回到俄羅斯時,害怕被徵召入伍,因此不乘坐公共交通,還因爲徵兵問題與當地徵兵辦公室對簿公堂。安東最後勝訴了,“大多數返回俄羅斯的人都適應了,意識到沒有必要去軍事登記和徵兵辦公室”。
尼基塔2023年年初去了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他表示,當地反俄標語非常多,去俄語化很嚴重。雖然自己沒有因爲是俄羅斯人受到攻擊,但第比利斯的房價、物價飛漲,在銀行開戶很難。尼基塔表示,他2024年年初回到了俄羅斯,而祖國看起來一切如初,除了歐美商品稀缺以外也就沒什麼了,“我還是喜歡俄羅斯的大地”。
遇到和尼基塔類似問題的還有康斯坦丁(化名)。他是2022年秋季俄羅斯徵兵時去的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當地人很平和,只是房價和物價大漲”。康斯坦丁向《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介紹說,他2023年秋季回到莫斯科,返回的原因很多,比如一直沒有收到入伍通知、所在公司不同意他繼續遠程工作等。他表示,回到莫斯科,也沒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等着他。
伊萬(化名)2022年年末轉道來到德國,他在那裡找到了一份軟件工程師的工作,並迅速適應了當地的生活。不過,伊萬稱,德國的反俄情緒很嚴重,讓他很不舒服,於是在今年2月返回了俄羅斯。“這裡有我熟悉的一切。我既沒有後悔離開俄羅斯,也沒後悔回到俄羅斯。”他說。
不少俄羅斯年輕人也因爲思念故土回國。2022年春季去了西班牙的維達(化名),並沒有生活壓力。他表示,父母在西班牙有兩套房子,生活不是問題,但他整天無所事事,很無聊,也很想念親人。2023年年底,維達回到聖彼得堡跟家人過新年,“這裡一切如初,我很開心,我不打算離開他們了”。
當然,還有不少俄羅斯年輕人並沒有返回本國。2022年3月從莫斯科前往吉爾吉斯斯坦的薩沙(化名)對《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說,自己會在戰爭風險完全消失時返回俄羅斯。他介紹說,自己的一些朋友此前也離開了俄羅斯,但後來不少人都設法回去了,“一些人返回俄羅斯是因爲他們的家人仍留在那裡,而另一些人則獲得了薪酬豐厚的工作機會,需要返回”。
2022年9月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阿爾喬木,很艱難纔拿到一年長期居住證。雖然在當地謀生不容易,但他並不計劃返回俄羅斯,特別是在獲得了去其他國家工作的機會後。俄烏衝突爆發後舉家遷往以色列的帖木爾一家,既沒有返回俄羅斯,也不想繼續留在以色列,因爲後者也與巴勒斯坦爆發了衝突。帖木爾表示,計劃去塞浦路斯長居。
有分析稱,俄羅斯經濟沒有因爲西方制裁而崩潰、國內安全形勢基本穩定、國外生活成本升高以及反俄情緒蔓延,是一些俄羅斯青年返回本國的幾個重要原因。
BBC今年2月報道稱,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1.6萬多項制裁。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今年4月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俄羅斯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2%,超過美國、法國、德國和英國的經濟增長預期。宏觀經濟問題研究員伊戈爾·布林肯認爲,俄羅斯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與歐洲的競爭對手相比,俄羅斯的競爭力不斷增強,而在這些歐洲國家內,一切都在變得更加昂貴。
與此同時,俄羅斯一項近期民調顯示,過去3年來,俄羅斯民衆對移民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希望移民國外的受訪者佔比達到1991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僅有5%。
據俄塔社4月1日報道,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公佈一項調查表明,絕大多數俄羅斯受訪者(93%)不考慮移居國外。2021年,有51%的俄羅斯人認爲,應該生活在一個能讓人過得更好的國家。相較之下,今天大多數俄羅斯人傾向於生活在一個能讓人成長和接受教育的國家(64%)。
俄羅斯《觀點報》4月1日報道稱,對於上述民調結果,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議員阿納託利·瓦謝爾曼認爲,過去3年,俄羅斯民衆對移民的態度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與俄羅斯人通常打算移民的國家相比,俄國內的情況有了很大改善,而這些國家爲支持烏克蘭惡化了自己的經濟和政治狀況;二是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移民在國外的處境急劇惡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意識到,沒有自己的國家就不可能過上好日子,因此他們希望爲國家的發展投入更多力量,現在想出國的俄羅斯人越來越少。相反,希望留在國內的人越來越多。”瓦謝爾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