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出臺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
“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秉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理念,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以規範化的行政執法激發市場活力,切實減少涉企行政檢查頻次。”3月14日,銀川市營商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爲落實“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銀川市在全區率先出臺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這是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程序納入優化監管的企業名錄,將進一步規範涉企行政檢查行爲,提高檢查精準度與效率,增強企業的發展榮譽感、社會責任感,引導企業依法依規經營。
“白名單”突出“優中選優”的篩選標準,明確“近3年無較大處罰、無安全事故、無信用污點、無拖欠行爲、無偷稅漏稅”五大核心准入條件,將合規經營、履行社會責任突出的企業納入白名單管理,同時,優先支持創新型、高成長型企業。強化企業自律意識,推動企業從“被動應付檢查”向“主動合規經營”轉變。通過“嚴准入”與“強示範”雙輪驅動,爲打造“守信者受益、合規者減負”的營商環境注入新動能。
與此同時,“白名單”堅持動態管理與柔性執法相結合,明確能進能出的靈活機制。通過“自主申報+部門審查+會商認定+政府審定+公示公告”五步認定流程,確保名單權威性;設立“一票否決”動態退出規則,對發生違規行爲的企業及時清退並公示,打破終身制保護殼。配套“非必要不現場檢查”原則,除涉及安全、環保等特殊領域外,大幅降低常規檢查頻次,減少多頭檢查對正常經營的干擾,實現監管精度與服務溫度的有機統一。
爲助力企業輕裝前行,銀川市以科技賦能監管效能提升,對“白名單企業”推行非現場監管。通過運用“在線監控+視頻巡查+大數據預警”等信息化手段,施行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等非現場監管,打造智慧監管體系,實現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既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讓企業安心經營,又提升涉企行政執法的精準化、智能化水平,全面助力涉企行政檢查更加“無感化”。(記者 剡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