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提注意「4徵兆」揪孩子心臟問題 呼吸急促、胸痛都上榜
▲孩子是否有心臟問題,需要家長多注意。(圖/示意圖)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心臟是存活的關鍵,許多爸媽在懷孕時期、寶寶剛出生時都會進行相關檢查,釐清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但不一定所有個案都可以在出生或者年幼時期發現。醫師提醒,孩子長大後要留意有沒有心臟雜音及心律不整,可以透過4個徵兆察覺孩子身體狀況,特別是進入國小、國中之後,心律不整一旦發作可能威脅生命,要儘早篩檢出來,才能注意運動量及項目。
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張嘉侃表示,孩童時期要特別注意有無先天性的心臟病,據統計大約每一千個出生的嬰兒當中,就有七至十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目前先天性心臟病在醫學上還無法完全確切地瞭解其病因,只知道可能是綜合環境和遺傳的因素所造成。孩子長大之後,則要小心留意有沒有心臟雜音及心律不整。
張嘉侃特別說明,心臟雜音並非就是先天性心臟病,並不需要因此去限制孩子運動,因爲功能性心雜音並非心臟病,是孩子成長的一個現象,不影響孩子的運動。
孩子進入國小、國中之後,則要注意有沒有潛在性、威脅性的心律不整,因爲平常可能看起來好好的,但是一旦發作就心臟亂跳,甚至威脅到生命,所以要儘早篩檢出來,才能特別注意這類孩子的運動量及運動項目,進而必須有所限制,以避免孩子發生意外。
▲兒童心雜音症狀。(圖/振興醫院提供)
要如何注意心雜音和心律不整問題?張嘉侃提供父母四個觀察的狀況,並且在帶孩子就醫時將狀況提供給專業醫師作爲診斷參考:
1.有無呼吸急促、呼吸困難2.發紺:嘴脣、指甲、皮膚的顏色呈現灰藍色3.胸痛、胸悶、心悸等4.暈眩,嚴重甚至暈厥
至於發生胸痛需要接受心臟檢查嗎?張嘉侃表示,大部份的兒童胸痛是與成長有關連性,就是所謂的成長痛,藉着檢查、聽診,多數可以鑑別診斷出來。胸痛檢查除了心電圖以外,還有胸部X光檢查,這兩項檢查可以確認有無心臟相關疾病。一般來說,大部份的孩子是因爲胸部發育、肋膜神經發育等因素所造成胸痛,不過也不能完全排除心臟疾病可能性,還是要交由醫師診治判斷。
並非所有的先天性心臟病童能在出生或年幼時被診斷髮現,張嘉侃提到,有些是在孩子上小學後,因體能遠不如其他孩子時才被重視,甚至也曾發生孩子在運動中突然猝死的不幸事件。
爲了避免憾事並及早發現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疾病,張嘉侃提醒,父母要持續關心孩子的心臟問題,特別是心臟雜音、心律不整,甚至胸痛,若發生上述症狀,務必要到醫院就醫檢查,千萬不可輕忽,以免憾事發生。
▲心臟疾病可早期發現,由醫師檢查並進行判別,避免後續發生憾事。(圖/振興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