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真主黨較量始末
(德國之聲中文網)
1948年之前:
1943年,黎巴嫩擺脫法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還在以色列建國之前,黎巴嫩人就開始考慮與鄰國建立何種關係。
歷屆的黎巴嫩政府均代表了民衆中的不同宗教和族裔,其中有人認爲,可以與希望建國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結盟;但其他派別則認爲,既與以色列、同時也和周邊阿拉伯國家保持良好關係是不可能的。
1948年:
5月14日,以色列國宣佈建國的當天,埃及、敘利亞、約旦、伊拉克和黎巴嫩對這個新成立的國家宣戰。在當時由英國控制的巴勒斯坦託管地內,此前已發生了暴力事件。聯合國同意將託管地劃分爲兩個國家:一個猶太國家,另一個阿拉伯或巴勒斯坦國家。但許多阿拉伯國家拒絕接受這一計劃。
戰爭持續到1949年初,以色列與包括黎巴嫩在內的一些阿拉伯國家同意劃定正式的停戰線,這就是後來經協議制定的"綠色線"或稱爲1949年停戰邊界。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堅稱該邊界是暫時的,但黎巴嫩不持這樣的觀點。
戰爭結束時,以色列佔據了聯合國1947年分治計劃中原本分配給巴勒斯坦的約40%的土地。
那時,大約有10萬名被驅趕的巴勒斯坦難民逃到了黎巴嫩。爲援救這些難民,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1949年成立並開始工作。
1965年:
直到1965年,黎巴嫩與以色列的邊境地帶相對平靜。然而,巴勒斯坦民族主義組織"法塔赫"開始從黎巴嫩邊境發動對以色列的襲擊,其他新興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也從敘利亞和約旦發動襲擊。在黎巴嫩境內,不同羣體對衝突的看法各不相同,公衆輿論存在很大分歧。
1967年:
以色列與阿拉伯鄰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埃及、敘利亞和約旦動員軍隊對抗以色列。以色列則先發制人襲擊了埃及空軍,隨後在"六日戰爭"中擊敗了阿拉伯國家。黎巴嫩並未深度參與戰鬥,但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難民再次越境逃入黎巴嫩。
1969年:
黎巴嫩同意新成立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管理境內的16個巴勒斯坦難民營,將其整合到巴勒斯坦武裝鬥爭指揮部的名下。後者後來在難民營中成爲一種類似警察的力量。
1970年:
在對約旦王室發動的一次起義失敗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將其總部從約旦遷至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並將其軍事總部遷至黎巴嫩南部。此後,黎巴嫩與以色列之間的跨境衝突進一步加劇。
1973年:
作爲"上帝之怒行動"的一部分,以色列特種部隊在黎巴嫩海岸登陸,暗殺了3名巴解組織領導人。這次行動是報復巴勒斯坦"黑色9月"武裝組織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劫持並殺害以色列運動員的人質事件。
1978年: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追擊持續進行跨境襲擊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其中包括在一起劫持巴士事件中殺害30多名以色列平民的武裝分子。
以色列軍隊推進至距離邊境約29公里的利塔尼河(Litani),聯合國安理會於3月19日通過第425號決議,呼籲以色列立即撤軍。
根據該決議,聯合國爲"確認以色列軍隊撤離、建立國際和平與安全",並確保黎巴嫩政府重新控制該地區,成立了"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至今,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仍在該地區運作。
1982年:
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追擊進行跨境襲擊的巴解組織(PLO)武裝分子。以色列開始資助並訓練名爲"南黎巴嫩軍"(SLA)的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組織,該組織同巴解組織對立。
黎巴嫩的緊張局勢逐漸升級,引發了從1975年至1990年的黎巴嫩內戰。以色列支持南黎巴嫩軍對抗敘利亞支持的其他勢力。
右翼民族主義基督徒及其他勢力在巴勒斯坦難民營屠殺了數百名平民,這場屠殺後來被稱爲"薩布拉和沙提拉"大屠殺。多個調查委員會後來發現,雖然駐紮在當地的以色列軍隊並未直接參與屠殺,但他們因協助這一屠殺而受到譴責。關於死亡人數的說法各方不一,專家後來認爲有多達3000名巴勒斯坦平民被殺害。
這次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最終促成了真主黨的成立。當時,一些黎巴嫩的什葉派穆斯林決定拿起武器對抗以色列,伊朗新建立的伊斯蘭政府(也是什葉派穆斯林)爲他們提供了資金和訓練。
1985年:
經過三年,以色列最終從貝魯特撤回到利塔尼河附近,並正式佔領了利塔尼河與以色列邊界之間約85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色列聲稱需要在此建立一個安全緩衝區,以保護邊境城鎮的以色列平民。南黎巴嫩軍(SLA)協助以色列維持這一緩衝區。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駐紮在緩衝區的以色列士兵成爲武裝分子的襲擊目標。2000年,以色列根據聯合國安理會1978年第425號決議,從黎巴嫩領土撤軍。
1993年:
7月,以色列發起代號爲"負責行動"的軍事行動,黎巴嫩稱其爲"七日戰爭"。雙方都有平民和士兵傷亡。數十萬人再次流離失所。一週後,在美國的斡旋下,雙方達成停火協議。
1996年:
4月,以色列發動代號爲"憤怒的葡萄"軍事行動,迫使南黎巴嫩的平民向貝魯特轉移,藉此向黎巴嫩政府施壓,要求解除真主黨的武裝。以色列向黎巴嫩南部村莊的居民下達撤離通知,並開始對該地區進行大規模轟炸。
在爲期17天的行動中,以色列進行了約600次空襲,轟炸了貝魯特的機場和發電廠,封鎖了多個黎巴嫩港口。真主黨則以火箭彈進行回擊。邊境兩側數十萬平民被迫流離失所。
以色列還炮擊了靠近黎巴嫩村莊卡納的聯合國基地,導致100多人在避難時喪生,其中包括約37名兒童,數百人受傷,包括聯合國維和人員。以色列聲稱此次炮擊是意外事故。該事件導致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之後,基地組織的一些成員表示,卡納大屠殺事件促使他們開始將襲擊目標對準美國。
這場行動持續了17天,在美國斡旋下達成協議,雙方同意不將平民作爲合法攻擊目標。
2000年:
以色列從黎巴嫩南部撤軍至藍線,藍線是聯合國設立的臨時邊界線。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監督以色列撤軍。
2006年:
真主黨在一次跨境襲擊中,抓獲兩名以色列士兵,射殺了其餘數人,並以此要挾以色列釋放被監禁的巴勒斯坦人作爲交換。以色列拒絕了這一要求,隨即發起了一場持續5周的軍事行動。這場衝突後來被稱爲"七月戰爭"。
衝突導致多達100萬黎巴嫩人和50萬以色列人離開家園,約1200名黎巴嫩人喪生,158名以色列人遇難,幾乎全部爲士兵。黎巴嫩的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一項決議結束了戰爭。決議要求真主黨解除武裝,以色列軍隊撤回,同時擴大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的任務,以便其可以使用武力制止其監督區域內的敵對活動。
以色列和真主黨都宣稱自己是這場衝突的勝利方。10月,以色列基本上已完成撤軍。
2023年:
自2006年以來,在黎巴嫩南部邊界地區,相互之間持續發生衝突事件。但這一切在統治加沙的哈馬斯於10月7日發動對以色列的恐襲後發生了巨大變化。
真主黨的武裝團體已被美國、歐盟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認定爲恐怖組織。10月7日後,爲表達對哈馬斯的支持,真主黨開始加強對以色列北部的火箭攻擊。以色列軍隊作出迴應。
根據衝突追蹤組織"武裝衝突地點和事件數據"(ACLED)的報告,從2023年10月7日到2024年9月底,以色列與真主黨及黎巴嫩其他武裝團體之間發生了超過10,000次攻擊,以方的攻擊次數明顯更多。邊界兩側的社區遭到嚴重破壞,平民紛紛逃離戰區。
2024年:
經過近一年的針對軍事設施的"有限戰鬥",局勢開始升級。
9月份,以色列暗殺了數名真主黨的重要成員,包括真主黨領導人納斯拉赫(Hassan Nasrallah)。包括平民在內的數千人在傳呼機和對講機爆炸事件中受傷,黎巴嫩和真主黨均指責以色列情報部門是幕後的操縱者。
在9月底和10月初,以色列開始對貝魯特南部以及黎巴嫩南部的城鎮進行空襲,幾天內,造成數百人死亡。這場衝突升級導致黎巴嫩近100萬平民流離失所。
以色列表示,計劃開始對黎巴嫩進行"有限"地面入侵。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