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致馬來西亞芯片停擺 博世部分芯片8月後斷供

被譽爲半導體封測生產重鎮的馬來西亞,其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劇。

8月18日,馬來西亞衛生部通報稱,截至當日中午12時,該國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2242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新高。在過去7天中,馬來西亞累計新增確診病例逾14.5萬例,日均新增病例超過2萬例。

疫情影響下,馬來西亞部分芯片基地處於“癱瘓”狀態,這或將進一步加劇全球“缺芯”危機。

“某半導體芯片供應商的馬來西亞Muar工廠因新的疫情,繼之前數週關廠,昨晚被當地政府要求關閉部分生產線至8月21日。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受到直接影響,預計8月後期基本處於斷供狀態。”8月17日,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徐大全發佈朋友圈稱。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博世方面求證,對方表示沒有更多的細節可以分享。

疫情逼停封測供應鏈

疫情是馬來西亞芯片製造業受到巨大沖擊的原因。

據徐大全透露,半導體芯片供應商的馬來西亞Muar工廠的3000多名員工中,因病疫犧牲20多名,上百人感染,面臨着生死考驗。

早在8月11日,日產汽車也宣佈,因馬來西亞的晶片廠爆發疫情,造成晶片供應短缺,使得位於美國田納西州士麥那的工廠自8月9日起停工兩週,預估8月30日復工。

公開資料顯示,馬來西亞在全球半導體封測市場上一直具有重要地位,是全球半導體產品第七大出口國。目前,有超過50家半導體廠在當地設廠,多數爲跨國公司,如英特爾、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恩智浦、日月光等。東南亞在全球封測的市佔率爲27%,其中,馬來西亞的封測業務佔據了全球近13%的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攝圖網

芯片封裝是芯片生產流程的一部分,具體指將生產出來的合格晶圓進行切割、焊線、塑封,再爲通過加裝“外殼”爲芯片提供物理保護並讓芯片電路與外部器件實現電氣連接。

“芯片生產流程十分複雜,基本上各企業是分工合作,有企業進行設計環節,中芯國際等企業屬於製造環節,日月光等企業做封測環節。其中,芯片封裝並不是一項非常具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一位芯片從業者告訴記者,在他看來,馬來西亞封裝業務的市佔率高是因其當地的人力成本低。

根據公開資料,2019年馬來西亞總計出口了3727億令吉(摺合約5695億元人民幣)的電子產品及相關零部件,佔據該國當年的外貿出口近38%的份額。

爲了控制新冠疫情,馬來西亞早在6月1日起“封國”兩週。但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原定於6月28日結束的“全面封鎖”措施將再次延長。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未說明“全面封鎖”措施將延長至何時。受疫情影響,目前馬來西亞政府要求工廠生產線只能維持10%~20%的低度人力運作。業內人士表示,這等於只是維護生產線不關機的狀態,幾乎不能生產。有分析認爲,馬來西亞芯片封裝生產線降載或將進一步加劇全球“缺芯”的現狀。

“缺芯”已影響汽車銷售端

據瞭解,馬拉西亞Muar工廠主要爲博世的ESP、VCU、TCU等產品提供芯片。“8月後期,這些產品基本處於斷供狀態。”徐大全預估稱。

而作爲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的客戶主要有華晨寶馬、一汽-大衆、一汽解放、長安汽車等,博世芯片斷供也將影響到汽車製造層面。

事實上,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已經表示:“抽芯斷供供更苦,舉杯消愁愁更愁。”而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近日召開的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也表示,馬拉西亞新一輪疫情爲芯片供應帶來了不確定性,甚至對全球汽車的供應鏈都有影響。“蔚來已經做了一些應對措施,目前來說對蔚來的影響還處於可控範圍。”李斌說。

圖片來源:攝圖網

“芯片的問題確實始料未及,但上汽集團多年來在汽車界耕耘,各方合作伙伴在關鍵時候給予我們大力的支持和照顧,集團也會做好產銷協同,全力保障芯片的問題。”上汽集團高層告訴記者。

儘管如此,缺芯早已在汽車生產端開始體現。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7月,我國汽車產量約爲186.3萬輛,同比下降15.5%。“芯片短缺從6月開始對國內車市影響加劇,國內乘用車產銷量也因此連續三個月同比下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分析說。

而在終端市場層面,汽車銷售受芯片短缺的影響也開始浮現。“因爲芯片問題,汽車生產確實受到了影響。在芯片短缺的背景下,部分車輛排產會往後推遲或者不再生產。以CS75 PLUS爲例,廠家後續會生產2022款車型,其他款的車型就不再生產了。目前,庫存車也很少。”一位長安汽車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爲,從國內市場來看,合資車和豪華車將受到更大影響。“但面對芯片短缺潮不必太緊張,相信四季度市場供給會有明顯好轉。”崔東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