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教徒的詩歌 盧昉畫作融合東西古今
盧昉《天堂之門》整合東西宗教美學。(多納藝術提供)
長期在國外受教,出生於基督教家庭的臺灣藝術家盧昉,近年回臺後多以「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當代」爲靈感,結合了古典、寫實、油畫、水墨工筆、基督教與臺灣佛道信仰與當下的生活,近日於多納藝術華山館舉辦《異教徒的詩歌—盧昉個展》,14件作品以詼諧手法探詢宗教在當代的多元性。
多納藝術負責人陳如鈊表示,自己從十多年前開始收藏盧昉的作品,從藏家到最後變成他的經紀人,在這次《異教徒的詩歌》個展中,可看到盧昉不再如過去依附於經典繪畫的結構,而是以意象擷取的方式創造新的構圖。例如在《教堂裡的觀音》中有聳立在教堂中的大觀音像,與左下角的中古世紀僧侶呈現有趣的對比。
新作《天使借問路》中,盧昉讓十七世紀的天使誤入時光隧道,飛到了艋舺龍山寺上空向關公問路。在《天堂之門》中,瑪莉亞及約翰取代傳統門神,手持心經位於傳統寺廟斑駁紅門上,觀賞者的視角則通過一道窄窄的鹿港龍山寺的門,走向未知的天堂。盧昉整合東西宗教上的美學結合,帶有既和諧又衝突的感覺。
《門神1 – 欲》中,盧昉將時下臺灣流行的符號與議題融入,基督教聖經中的天使無法抗拒《西遊記》豬八戒手中珍珠奶茶的誘惑;另一幅門神畫《門神2 – 情》則讓唐三藏與《阿諾芬尼的婚禮》中的男主角看似有曖昧情愫,也反思東西方傳統宗教信仰面對多元性別文化下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