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怕就醫 前期檢出腸癌比例降

旺旺中時1日舉辦「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邀請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賴冠宏針對「大腸癌篩檢及防治之道」進行探討及分享。(趙雙傑攝)

新冠疫情衝擊之下,民衆有好幾年的時間不敢外出就醫、檢查,也導致病情被耽誤。根據統計,在大流行發生前,在前期就診斷出腸癌的比率爲57%,大流行後下降至52%,而一診斷就是後期腸癌的比率,則從41%升至44%。專家提醒民衆,若已年滿50歲,應善用政府補助的糞便潛血檢查,一旦檢出陽性,務必把握半年內接受大腸鏡檢查。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賴冠宏1日受邀分享「淺談大腸癌篩檢和防治之道」。腸癌大部分都從息肉演變而來,息肉可分爲腺瘤性、鋸齒狀、幼年性、發炎性、增生性,又以前兩者最危險,若民衆未及時處理,癌變機率很高。民衆若未及時處理,3~5年內就會癌化。

腸癌的危險因子包括高齡、家族史、腸道疾病史、不良飲食(愛吃紅肉、燒烤、少吃纖維)、不良嗜好(抽菸、喝酒),以及肥胖少運動。賴冠宏表示,腸癌的初期沒有症狀,當民衆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不規則腹痛、裡急後重(剛上廁所起身,離開後又絞痛)、不明原因貧血、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時,恐已是中後期。

臺灣在疫情爆發後,腸癌發生率雖有所下降,但賴冠宏分析,其實這是因爲民衆不敢上醫院、篩檢率變低所致。由於大腸病竈在體內,都是一點一點流血,肉眼難以發現,賴冠宏提醒民衆接受糞便潛血檢查。50歲以後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腸癌發生率、降低35%死亡率,若檢出陽性,務必在6個月內接受大腸鏡檢查,一旦拖過6個月,罹癌的風險將增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