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媽媽生命故事展 即日起5天於鬆菸登場

桃園市羣衆服務協會與德國在臺協會舉辦「Women no cry: 移工媽媽 生命故事展」,藉由展覽及紀錄片的倡議,希望更多國人認識移工懷孕的相關法規及權益。 圖/桃園市羣衆服務協會提供

截至今年底臺灣移工總數已經超過80萬名,女性移工約有39萬人,正值適育年齡的她們在臺灣懷孕後,經常面臨被解僱後無處待產的困境。桃園市羣衆服務協會與德國在臺協會舉辦「Women no cry: 移工媽媽 生命故事展」,藉由展覽及紀錄片的倡議,希望更多國人認識移工懷孕的相關法規及權益。

根據勞動部統計,在臺移工申請生育給付的人數,從2021年的3632人,增加到2023年5687人,足見移工在臺懷孕是急需重視的議題。但全臺安置空間有限,無法承接所有被解僱後,需要安全環境待產的移工媽媽。

桃園市羣衆服務協會自2014年成立移工安置中心,長期協助懷孕移工媽媽,除了提供孕期的食宿,也陪同產檢翻譯、辦理新生兒出生文件。有感於近年安置的懷孕移工人數大幅增加,第一線工作人員每天收到很多懷孕移工諮詢,發現至今仍有仲介或僱主利用資訊不對等,欺騙移工懷孕後就要遣返回國,導致移工險些決定墮胎或成爲失聯移工。

主辦單位今天舉辦展覽開幕式,放映移工媽媽紀錄片《飛機飛過的時候》,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九槍》 導演蔡崇隆監製,片中不僅有安置中心平日的生活畫面,也探討移工媽媽在異地生養的不易。除了貼近移工的視角,也讓觀者看見移工媽媽最真實勇敢的樣貌。

贊助單位德國在臺協會指出,這些移工媽媽面臨各種挑戰,此議題非常重要,這些女性不只對臺灣經濟、社會等等都很重要,值得被關注與協助。

羣衆服務協會主任汪英達表示,羣衆十年來協助1千多名移工安置與諮詢,看到很多結構性問題,包括臺灣移工有很多被強迫勞動的風險,女性移工又特別處於不利的環境,女性移工在臺如果懷孕,往往會受到各種不友善、威脅恐嚇,要求提早終止契約等等,所以很多人可能被迫墮胎或者選擇回國。

汪英達表示,上述狀況都明顯違反勞基法與性平法,很可惜這些法令在移工中,沒有被很好好地落實。移工在臺灣有80萬人,每個移工都代表一個家庭,希望國內未來能夠簽署聯合國移工公約,讓所有來到臺灣工作的人,都能獲得平等的對待。

勞動部勞發署專委黃偉誠表示,目前在臺女性移工以家護移工爲主,共有22萬人,感謝他們付出最精華的時間在臺灣工作,貢獻臺灣經濟很多,目前國內設置25個安置處所、桃園、彰化也有兩處外籍婦幼諮詢服務中心,移工若遇到問題也可以撥打1955專線、另有解約驗證機制保障移工的工作權益。

現場1名移工媽媽「利尼」抱着孩子說,她工作5個月被解僱,還好當時看到羣衆服務協會的資訊,所以在臺灣順利生產。移工只要懷孕就像做錯事,希望臺灣的僱主可以接受移工懷孕,如果移工懷孕就被解僱,這會讓未來更多移工隱瞞懷孕事實,可能造成更大風險。她懷孕期間曾經哭好幾次,想告訴所有因爲懷孕而哭的移工,「不要哭,妳不是一個人」。

主辦單位也發表《Women no cry:女性移工生命故事集》,內容收錄10名女性移工的個案故事,呈現女性移工面對壓迫並勇於抵抗的身影。展覽即日起至12月21日,對移工及人權議題有興趣的民衆,歡迎至松山文創園區藝異空間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