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悲催的根源:在家裡把自己活反了

如果覺得教育孩子很痛苦,那一定是搞錯了教育的順序。

只有父母將順序調整好,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孩子也能得到正向的滋養。

作者 | 楓子

“是不是我死了,你纔開心?”

這是綜藝《敞開心扉的少年》裡,一個女兒在憤怒之下,衝媽媽喊出的話。

這位媽媽,爲了給女兒更好的物質生活,在女兒一歲的時候就外出打工了。

女兒9歲時,她把女兒接到了城裡,送女兒去最好的學校讀書,爲女兒的未來費盡心思做打算。

女兒初中寄宿後,她還花錢買房車,就爲了在學校門口給女兒做一頓飯。

她處處爲了女兒好,女兒卻叛逆難管,只覺得她煩人,經常和她吵架頂嘴。

爲什麼會這樣呢?

尹建莉老師說:

生活中,多少媽媽,付出全部心力和精力,卻始終教育不好孩子,甚至越使勁,親子衝突越多,就是搞錯了順序,過反了日子。

因爲,無論孩子的教育還是成長,都是講究序位的。

尤其是下面這4種養育順序,過程錯了,結果一定出錯。

錯序:

親子關係第一,夫妻關係第二

瑞士詩人邁耶寫過一首詩《羅馬噴泉》:

噴泉池裡,水流涌出,注入最上面一層大理石碗,水滿溢出,則流入下一層大理石碗裡。

最後底層的水重新升涌上來,循環往復,生機勃勃。

水的流動,就像家庭中愛的平衡流動。

夫妻代表最上面的那隻石碗,下面是孩子。

只有夫妻關係和睦了,愛才會向下流動,讓孩子被幸福所籠罩。

反觀現實生活,很多媽媽卻把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

就像《虎媽貓爸》裡的虎媽,自從生了女兒茜茜後,就一門心思全撲在茜茜身上。

跟丈夫聊天,永遠三句話不離茜茜,完全沒有夫妻間的交心。

有一次,她專門爲茜茜購買了奢侈的有機蔬菜,甚至不準丈夫碰一筷子。

隨着對丈夫的忽視越來越多,夫妻倆摩擦不斷,關係緊張,一度鬧到要離婚。好幾次,還被茜茜撞見他們大動肝火。

在這種緊繃的家庭氛圍下,茜茜雖然享有很多來自父母的愛,卻每天都活在擔驚受怕中,害怕父母吵架離婚。

最終,因爲長期的過度憂慮和壓抑,茜茜患上了抑鬱症。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說過: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是悲劇。

沒有好的夫妻關係作爲基礎,談孩子的教育,就是在白費力氣。

父母關係緊張,孩子內心也會缺乏安全感,變得敏感、焦慮,感知不到任何幸福。

夫妻相愛,關係和諧,才能把愛雙向傳遞給孩子,才能滋養孩子的精神世界。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也曾表明,那些夫妻關係和睦,家庭成員相親相愛的家庭,是孩子幸福成長的最重要的條件。

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優秀,產生的情緒和行爲問題也更少。

所以說,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把孩子放在首位,而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相愛,如何攜手面對風雨,共同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錯序:

只追求孩子成績好,忽視自己的“事業”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

哈爾濱一男孩,在兩次考研失敗後持刀自殘。

媽媽發現後奪刀相救,結果反被誤刺,險些要了她的性命。

據報道,男孩媽媽曾是一個做事幹練,能力出色的基層幹部,但爲了更好地督促他學習,便辭掉了工作,專職陪讀。

從六年級一直到高考,整整7年,媽媽對他要求很嚴,期待也很高。

一旦他考砸了,媽媽就會不斷的抱怨:

“我這麼辛苦,還不都是爲了你。你考這點成績,對得起我的犧牲嗎?要不是爲了你,我早就……”

沒有一個孩子能承受住父母放棄自我的壓力,最終這份窒息的母愛,導致他患上嚴重的抑鬱症,經常自殘。

《母親進化論》一書說:一個內心匱乏、沒有好好關照自己的母親,就像一輛油箱已經空了的車子,無論你如何使勁踩油門,都不過是在空轉。

一個只追求孩子成績,沒有自我價值感的媽媽,是經營不好家庭的。

因爲一直犧牲自我的媽媽,很容易感到焦慮、委屈,疲憊,內心盛滿了負能量。

而這種貧瘠的氣場不僅難以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更會渲染出一種逼仄的家庭氛圍。

反觀51歲讀博的三孩媽媽張枚,卻很明確一個原則:做母親,需要付出,但不能犧牲。

所以她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一直在投資自己:

一有時間,她就會到全國各地旅行,豐富自己的見識;

事業開展的風生水起,經常受邀開展講座;

如今年過半百,又重返校園提升自我。

而她的三個孩子受她影響,從小就自覺自律,學習特別好。

正如作家黃淑文所說:

“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給孩子的典範,孩子自然會成長爲他們所看見的人。”

媽媽的活法,就是孩子人生的教科書。

媽媽與其犧牲自我,把期望壓在孩子身上,不如先奮鬥出充沛壯闊的人生。

孩子自會尋着媽媽的足跡,走向明朗的未來。

錯序:

瑣事上斤斤計較,大事上稀裡糊塗

把兩個兒子送進劍橋大學的趙曉紅,曾在演講中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

作爲一名律師,她平時工作很忙,不僅經常加班,還三天兩頭出差,可以說,她教育孩子的時間並不多。

但她還是把兩個原本並不太愛學習的兒子,培養成了自律的學霸。

而秘訣就一個:抓大放小。

抓大,是抓孩子獨立的能力,自律的習慣,目標的管理;

放小,是大方向下,允許孩子出現一些成績的波動,偶爾的犯懶,出錯。

得益於這種有規則,又有自由的成長環境,她兩個兒子不內耗,不焦慮,心理能量都投入到了學習中。

而很多不幸的媽媽,則剛好把注意力搞反了,大事拎不清,小事算太精。

孩子考了98分,不表揚,還怒罵孩子那2分丟哪了?

孩子不小心摔碎東西,默寫錯一個字,多玩了一下,就會被大聲責罵。

一天天,只揪着孩子的小錯不放,卻不想着幫孩子做長遠的規劃。

結果,不僅不能改變孩子的行爲,反而削弱了孩子內心的力量,讓孩子深陷無助、羞恥和痛苦的內耗中,變得敏感、自卑、焦慮不已。

就像那個啃老十幾年的女大學生範成金,做什麼都會被媽媽喋喋不休地數落,哪怕她已經很努力地在經營自己的人生,媽媽一樣對她動輒嘲諷挖苦。

這導致範成金自卑到患上了嚴重的社交恐懼症,根本無法外出工作。

媽媽就是孩子的命運,媽媽的格局決定着孩子的結局。

一個家庭,如果媽媽只看得到雞毛蒜皮的瑣事,孩子就只能困於三寸之地。

媽媽懂得立足孩子自身、着眼長遠未來,才能培養出出色的孩子。

錯序:

苛求孩子無脾氣,自身怒火卻放任

孩子發脾氣時,你會怎麼做?

江蘇鹽城,有個男孩因爲調皮弄壞了飯店裡的東西,媽媽賠償之後,便訓斥了男孩幾句。

結果,男孩不但不認錯,反而開始發脾氣,還打了媽媽幾下。

媽媽一下就怒了,反手就開始打男孩。

直到被同桌的人拉開後,媽媽仍怒氣未消,仍不停地數落男孩。

最後,被激怒的孩子,直接和媽媽扭打成了一團。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和這媽媽一樣:

孩子一怒,第一反應就是制止。

甚至,自己的脾氣還更大,常常用威脅、謾罵、毆打等暴力方式迴應孩子的憤怒。

就像評論區網友說的:如此暴躁的教育方式,怎麼可能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是啊,媽媽永遠給不了孩子連自己都沒有的東西。

要想孩子有個好性格,媽媽自己要先修煉好脾氣。

就像楊絳的母親唐須嫈,她性格柔和,從不疾言厲色。

家裡人口多,她每天忙忙碌碌,沒有閒暇,卻從不煩躁抱怨,不疾不徐,一個人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

即便有人當面損她,她也不會計較太多,事過之後更不會放在心裡。

這一切被楊絳看在眼裡,記在心底,融進她的品性中,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楊絳都平和以對,不焦躁、不抱怨,豁達釋然。

教育家陳默老師曾說:“母親和孩子,即使臍帶剪斷了,潛意識仍是連在一起的,母親的情緒會直接傳遞給孩子。”

比起說教,發脾氣,媽媽的好脾氣,纔是塑造孩子好性格的“關鍵”。

所以,想讓孩子越來越優秀,不如從做一個情緒穩定、正能量的媽媽開始。

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教育孩子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如果你覺得很痛苦,那你一定是用錯了方法。”

確實,就教育而言,用力沒有用到點上,就是反作用力;做事做不到關鍵處,就是做無用功。

所以,當你覺得孩子難管教,家庭難和諧,自己難舒心,不妨先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

當你找到了生活的重心,理清了教育的順序,就能帶動孩子一起開啓正向的良性循環。

與父母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