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就出汗和不愛出汗的人,哪個更健康?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稍微一動就出汗
平時喝碗熱湯都會汗流浹背
也有一些人
劇烈運動後不過出幾滴汗
從未體會過大汗淋漓的滋味……
愛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嗎?
一動就出汗和不愛出汗的人
哪個更健康?
比別人出汗多
或是天生的
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手段。在相同環境下,出汗多少與個體的基礎代謝、汗腺數量、汗腺的發達程度、汗腺的分佈偏好等都有關係。
吃一些辛辣刺激、肥甘甜膩的食物,也容易大量出汗。
一般來說,青壯年往往比老年人出汗多,孕期及產後比非孕期女生出汗多,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汗、胖人散熱困難更容易出汗。
【出汗多是體虛嗎?】
不能說一出汗就是虛,不完全正確,一定範圍內是正確的。
有一部分體虛的人比較容易出汗,出完汗後會感覺疲乏、怕冷、怕風,這可能是虛汗。如果出完汗後沒有任何不適反應,只能說明他就是個愛出汗的人,跟身體虛弱沒關係。
注意:除了生理性原因導致出汗多,還有一些病理性的原因。
容易出汗的人
排查一下4種病
1.糖尿病
高血糖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容易讓人在睡眠或不劇烈運動時出現多汗。
2.甲亢
如果身體分泌的甲狀腺激素過多,可導致新陳代謝率增加,體溫隨之升高。下丘腦監測到這一信號,就會下令增加出汗以調節體溫。這種出汗一般是持續性而非陣發性,通常還伴隨體重下降、指甲變脆等症狀。
3.感染性疾病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艾滋病(HIV)等,可導致夜間盜汗,即在睡眠期間大量出汗,睡醒後汗止。
4.自主神經失調
自主神經失調是指“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可導致多汗症,包括局部多汗(尤其是手掌、腳底、腋下、大腿根處)和全身性多汗症。相對而言,女性在生育、更年期等激素波動較明顯的時期,易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因此更容易情緒煩躁、多汗。若是不嚴重,保持環境涼爽、衣服透氣即可。
爲什麼有的人不愛出汗?
不愛出汗的人中部分人天生汗腺分佈較少或不發達,導致身體排汗少,或有些身體虛弱,基礎體溫偏低的人也出汗較少。
但若高溫下或運動後感覺很熱,卻一點汗也不出,可能是身體出現了以下問題。
但不愛出汗多爲生理性所致,真正的病理性少汗或無汗很少見,且往往伴有明顯症狀。
1.無汗症或少汗症
除了不出汗,有些人還會伴隨出現頭暈、無力、面部潮紅等症狀。
2.甲減
機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太少,從而導致身體產熱功能失調。
3.皮膚問題
如放射性皮炎、皮膚萎縮等,汗腺被堵住,有汗也無法排出。
4.神經損傷
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導致控制汗腺分泌的神經受損。
適量排汗有利於健康
在我們的身體中,會有一些身體代謝產物,如果這部分代謝產物沒有通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皮膚排出體外,就會在體內形成“垃圾”。
很多人平時運動少,又長期處於空調環境中,沒有什麼出汗的機會。因此,人體的代謝廢物無法通過汗液流出而積聚於體內。適當進行有氧運動、泡腳,可有助於出汗,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適量排汗對於排毒、祛溼有一定幫助,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過量排汗則不利於健康。
中醫理論講,汗爲津液的組成部分,血與津液同源,出汗過多,可能會導致傷津耗氣,出現氣陰兩虛的情況,症狀包括口乾舌燥、心煩心悸、神疲倦怠等。除此以外,出汗過多還可能會導致身體脫水或者電解質紊亂。
因此,在大量出汗後,應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適當食用一些具有養陰生津作用的藥材,有助於補充人體津液的虧耗,如生地、麥冬、沙蔘、玉竹、百合等。
健康小貼士
1.比別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有些是疾病的一種表現。
2.容易出汗的人排查一下4種病:糖尿病、甲亢、感染性疾病、自主神經失調。
3.不愛出汗多爲生理性所致,真正的病理性少汗或無汗很少見,且往往伴有明顯症狀。
4.適量排汗對於排毒、祛溼有一定幫助,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過量排汗則不利於健康。
來源: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