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政府負債破7.5兆 學者認低估
財政部近期公佈2023年一般政府負債累計達到7兆5040億元,較2022年多了1093億元,繼續創高。(本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每年都會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政府財統計手冊(GFSM)統計我國一般政府負債,近期公佈2023年一般政府負債累計達到7兆5040億元,較2022年多了1093億元,繼續創高。
但財政部表示,一般政府負債佔當年度GDP23兆5967億元比率爲31.8%,較前一年下降0.6個百分點。與G20國家相比,臺灣一般政府負債比率依然是第4低,僅高於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顯示我國債務管控良好。
但政大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不認同,說我國一般政府債是採取現金與修正權責基礎計算,與他國都是採權責基礎計算,財政優劣以此相比有失公允。此外若加上央行發行的新臺幣、舊制退休金、公務員撫卹金及公務人員給付未除額提撥金額,政府負最終負擔責任都計入的話,我國的一般負債恐上看15兆元。
我國自2014年開始,財政部應立法院附帶決議要求,需依照IMF的GFSM計算包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會安全基包含3大基金健保、國民年金和農保的負債。涵蓋保險退休及擔保提存準備金、未到期租金、應付利息,其定義範圍更廣。
相較於2022年,除地方政府的負債下降外,中央政府、社會安全基金則繼續增加。中央政府到2023年底,負債金額達6兆2534億元,年增加1274億元,增幅約2%;3大社會安全基金的負債爲117.81億元,增加28.38億元,增幅約31.7%;地方政府則減少了18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