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的故鄉 八德埤塘公園擴大覆育中
臺灣野生稻又稱爲「鬼稻」。(陳夢茹攝)
八德區公所於2014年起與臺灣大學合作覆育野生稻,目前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野生稻池內約有9平方公尺。(陳夢茹攝)
爲讓民衆能深入瞭解野生稻的背景,八德區公所也在附近設置解說牌。(陳夢茹攝)
臺灣野生稻又稱爲「鬼稻」,過去曾在苗栗縣竹南鎮及桃園市八德區被發現,因此八德區也被稱作是「野生稻的故鄉」。不過隨着土地開發,野生稻被視爲雜草遭清除,鬼稻的蹤跡一度消失,八德區公所於2014年起與臺灣大學攜手合作,選在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中覆育,頗具成效,目前持續廣大覆育中。
八德區公所表示,野外的野生稻已經不復見,野生稻通常會大量生長在小至中型的池塘邊緣,當居民要使用池塘作爲水田或是進行水產養殖時,野生稻常視爲雜草遭清除,由於棲地遭人破壞等因素,野生稻也逐漸消失。
公所說,野生稻的產量少,在農業上不具經濟價值,而一般栽培的水稻是根據農民及市場的需求,由專家特別經過育種後篩選出來的品種,相對於野生稻往往產量多、口感好,農民栽種意願也會比較大。
「野生稻雖然不具經濟價值,但在極端氣候當前,仍有其重要地位!」公所指出,近年來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容易久旱不雨導致缺水,或者在短時間內降下豪雨致水災,此時就需要耐旱、耐水的稻米品種。野生稻是臺灣原生又是野生的稻子,會比經過育種的稻子品種更能適應惡劣的環境,育種專家可以拿來與其他水稻進行育種,因應目前的環境找出適合的品種讓農民栽培,因此有很大的覆育價值。
公所表示,自2014年與臺灣大學合作,選於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進行復育,野生稻池內目前約有9平方公尺,上月12日也於第9池分株種植2.184平方公尺,周邊皆有設置解說牌,讓民衆有機會能深入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