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高薪搶年輕人 教研老化問題難解

臺灣的大學教授薪資偏低,導致年輕人才從事教研工作意願不高,人才大多被科技業延攬,導致教授年齡趨向高齡化。(陽明交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臺灣教研人力趨向高齡化,以理工科掛帥的陽明交通大學爲例,50歲以上教師人數佔比逾5成。大學主管與教授直言,此現象已是大環境問題,國內教授薪水不高,且大學熱門科研系所單位招募教職人員,還得與能提供高薪的半導體科技業競爭搶人才,無法吸引年輕老師投入大學或研究單位工作,已非單一學校能夠改變的難題。

陽明交大教務長陳永升表示,校內50歲以下的教授比例爲43%,50歲以上則是57%,即便是公立頂大,同樣難以吸引年輕老師前來任教,退休老師年齡則逐漸升高。

陳永升指出,臺灣教研人員高齡化除了與少子化有關,再來就是國內教授薪資低,以及半導體、AI等熱門領域等大型企業所開出來的薪水十分優渥,自然吸引年輕一輩理工科畢業生謀職,不願意到大學或科研單位工作 。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提到,在大學從事研究還有教學工作,不只壓力非常大,薪資更無法與半導體等科技業相比,對於理工科具有碩博士文憑的畢業生來說,若能在大型科技業獲得正職工作,薪水福利都非常優渥,何必到大學或研究機構去。

現在大學理工科系徵才除了與國內科技業競爭,其他國家地區開出的薪水條件,也比臺灣好得太多,導致優秀教研人員選擇赴海外工作。葉宗洸說,香港薪資條件是臺灣的4倍,近年來不少臺灣研究人員都被香港的大學挖角,而之前他也曾想網羅一位在美國專攻輻射醫學專業的臺籍博士生來清大任教,但臺灣教授年薪最高百萬臺幣,美國研究單位年薪則是美金25萬,約合臺幣775萬元,最後因薪水差異懸殊,還是赴美任職。

至於冷門領域,像傳統物理、化學或工程系所,葉宗洸與陳永升均說,因研究專業具市場稀有性,反而大學找人比熱門科系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