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廣東省分行發佈專項行動計劃,打造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廣東模式”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家俊輝 廣州報道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全國兩會期間也表示,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着力點。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獲悉,近日該行已正式印發《廣東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三年專項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結合廣東省實際,構建廣東金融五篇大文章1個總體方案、5個實施方案“1+5”政策體系。

“1+5”政策體系堅持問題導向,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其中,總體方案指明瞭廣東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整體思路、特點和方向,5個實施方案分別針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提出具體工作措施。

據瞭解,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總行相關工作要求,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科技金融領域,參與制定出臺廣東省《關於加快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助力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體系;用好用足“粵科融”支小再貸款專項額度,落實落細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推動科技與貨幣政策工具精準銜接;建立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效果評估機制,激勵金融機構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科技創新領域,完善科技金融融資激勵機制。截至2024年5月末,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貸款餘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11.6%;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3516億元、同比增長19.6%。

在綠色金融領域,推動將綠色金融寫入《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關於金融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爲綠色金融發展提供政策支撐。發佈全國首份標準化企業碳信用報告,創新推出“碳賬戶+碳信用+碳融資”聯動的金融服務新模式。組織編制全國首份《陶瓷行業轉型金融標準》,推動完善綠色和轉型金融標準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推出生態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等60多個綠色信貸工具,指導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成功發行全國首單“兩新”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推動綠色工具產品和服務創新。發佈全國內地首份非金融企業赴港、澳發行綠色債券流程參考,推動灣區綠色金融融合發展。

在普惠金融領域,聚焦涉農、民營、小微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加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力度,推動提升融資對接服務效能。1-5月,全省累計發放再貸款、再貼現資金848億元,惠及3萬餘家涉農、民營和小微領域市場主體;提供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激勵資金30億元,撬動金融機構擴大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1880億元。運用“粵信融”平臺等線上融資對接平臺暢通銀農對接,推動線下首貸服務中心建設,構建多層次、廣覆蓋的綜合首貸服務網。截至2024年5月末,全省涉農貸款餘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15.2%,普惠小微貸款餘額4.5萬億元、同比增長17.8%。

在養老金融領域,以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爲抓手,提升養老金融供求適配性和支持養老產業發展的資金供給水平。指導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服務老年羣體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高智能化設備適老化應用,積極響應老年人金融需求。截至目前已推動金融機構發放首批符合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要求的貸款745萬元。篩選信貸支持普惠養老產業發展的10餘個典型案例並在全省推廣,推動金融機構開發符合養老融資需求的差異化信貸產品和服務、積極探索“養老金融+”服務方案、創新專項養老理財產品等,拓展養老金融內涵,豐富老年人金融服務供給。

在數字金融領域,數字人民幣應用基本覆蓋全省主要零售消費場景,完成數字人民幣提取公積金等多個全國首創應用項目,2023年全年交易筆數居全國第一。利用區塊鏈技術推進涉企數據要素跨區域共享和流動,創新推動數字賦能跨區融資經營。截至2024年5月末,通過建設“珠三角徵信鏈”平臺,實現信用信息互通共享1.12億條,累計促成授信15.13萬戶、金額7933億元。推動金融機構應用“粵信融”平臺海量數據服務融資授信,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倍增作用,促進數據要素向生產要素轉化,賦能銀企對接。截至2024年5月末,金融機構通過“粵信融”平臺累計撮合融資超70萬筆、金額2.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