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全集》出版 再掀楊牧學熱

《楊牧全集》集結詩人六十年豐厚創作,留下詩人感知學思的精髓。(目宿媒體提供)

楊牧全集編輯羣合影,前排左:陳義芝、陳育虹、謝旺霖、鄭毓瑜、葉雲平、楊澤、許又方。後排左:須文蔚、廖鹹浩、童子賢、夏盈盈、葉步榮、張力。(目宿媒體提供)

《楊牧全集》全套分五大類共375萬字。(洪範書店提供)

被譽爲「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的臺灣作家」楊牧於2020年安詳辭世,文壇友人與後學組成編輯委員會合編《楊牧全集》,這套橫跨詩卷、散文卷、文論卷、譯着卷、別卷等五大文類總計375萬字的全集,預計將再掀「楊牧學」熱!全集編輯委員之一、詩人楊澤認爲,《楊牧全集》的出版,作爲文學回憶錄,也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時代回憶錄。

用一生文字 探討人類命題

洪範書店發行人也是全集主編葉步榮分享指出,這套全集裡只收錄了楊牧的文字作品,他人的文字一概不收,因此可說每字每句都是楊牧手筆,足堪以「24K金」來比喻《楊牧全集》,可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楊牧」。

站在出版社與摯友的角度,葉步榮認爲,楊牧的創作忠於自我,從來不做應酬文章,放眼望去文學史上幾乎沒有作家可以比擬楊牧作品的質與量。葉步榮表示,幸好他過去六十年都有留存楊牧見刊文章的剪報習慣,感覺冥冥之中註定要編此全集,期望更多讀者可以藉由閱讀全集來認識楊牧。

編輯委員之一、臺大文學院院長鄭毓瑜認爲,自己是從編輯過程中「獲得最多的人」。她提及對楊牧的印象,或許大多是溫文儒雅的文學前輩,但楊牧總是在信件裡顯露幽默、直接的個性,讀者可在「別卷」收錄的書信裡,遇見大師不同的一面。鄭毓瑜表示,楊牧用一生的文字探討人類基本的命題,例如:命運、孤獨,但他永遠追求「愛」。她希望透過《楊牧全集》可以延續楊牧追求愛的精神,把感動傳遞下去。

在《楊牧全集》中,新制的內容除了有兩本英文著作和論文的全新漢譯之外,就是別卷裡的八冊(集外集、書信、楊牧手筆的洪範書介、未公開照片手稿等)。葉步榮指出,古今中外的作家裡,大概沒有一個像他這樣,寫給一個人的信,持續寫了六十年。像拜倫、雪萊、濟慈等人,二三十歲就過世了,「所以不僅要活得夠久,中間還不能鬧翻!」楊牧書信跟寫詩、散文完全不同,文學創作時龜毛嚴肅,但寫信則完全沒有修改,很能看出楊牧的真性情。

點一盞燈 有燈就有人

作爲《楊牧全集》的出版贊助人,目宿媒體董事長童子賢提起與楊牧的緣分,是國中時期在副刊讀到楊牧散文,因此結下不解之緣。童子賢深信文學仍有影響力,閱讀的作用像是投入池子的石頭,期許文學的效應如同漣漪一樣擴散,進而影響其他人,他所做的贊助支持出版,就像王家衛電影裡說的「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詩人陳育虹推崇楊牧左右手交替寫詩,寫散文,寫文論、序跋、書信,以及翻譯。在詩文的創作上,讚許他是當今華文文壇最頂尖的投手、打擊手,無出其右。至於較少人注意到的翻譯,陳育虹在推薦文特別提及,「如果他是外野手,他擁有的,是怎樣一片無垠的外野,允許夢想奔馳;而他,又是怎樣一個非凡的外野手,優雅地接住每一個遠天揮來的高飛球,由年輕以至年老。完勝。」

目前學界多有研究楊牧詩文者,已出版包括曾珍珍主編《同樣的心》;鄭毓瑜、郭哲佑共同主編的《心是宇宙的倒影:楊牧與詩》;許又方主編《向具象與抽象航行:楊牧文學論輯》等。此外楊牧文學講座、楊牧文學獎等也鼓勵着不少學者與詩人研究楊牧作品,編輯委員們期許,《楊牧全集》的出版,將再掀楊牧學的研究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