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一些行政部門在作業誰來批上操碎了心,但糾正靶向不準
又到開學季,教育的新聞挺多。
一個簡單的作業問題就出了不少要求,更有地方宣佈“寒假作業不作硬性規定必須完成”, 在“作業誰來做”“誰來批改”的問題上,一些行政主管部門可是操碎了心。
本來是一個學生做作業、老師批改作業的常識問題,現在已經成了“靈魂之問”。
我們還看到,對禁止家長批改作業、限制課外培訓這樣的行政干預做法,是禁止一陣、反彈一波,再叫停、再反彈,陷入了死循環,而且,循環演變之中,作業變相加碼、不減反增,花樣翻新的課外培訓層出不窮,到頭來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不治本只治標,有時連標都不治!
這說明了什麼?糾正的靶向不準。
不批改作業只是表象,實則是不少教育職責從學校和老師手上甩到了家長身上。家長們說,一些老師當“甩手掌櫃”,“家長羣”成了“壓力羣”;但老師也不服氣啊,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怎麼全都成了我們老師的事了,老師的考覈壓力也很大啊。
長期以來,中小學減負常常成爲老師缺位的“擋箭牌”,家長補位則苦不堪言。其實,孩子的成長、學校的發展,是由老師和家庭共同驅動的,偏廢一方都不行,老師更多的是傳道授業解惑,家長更多是言傳身教。
比老師缺位更深層次的是評價機制的缺位和錯位。評價機制的指揮棒指向哪裡,教學的方向方法就打向哪裡。
例如,有地方的中小學的確淡化分數、限制考試頻次了,但評價教師水平的指標又變成了批改作業的質量,有沒有錯批啊、漏批啊,考覈起來顯而易見。
這些任務往往轉嫁到家長身上,就像不久前,一位江蘇家長就因被迫批改作業,憤而退出微信羣。老師們幹什麼去了?還有各種教學的KPI要去完成,這通常跟獎金、晉升、職稱職級掛鉤的,學生不是唯一指標。
因此,機制的科學性很重要。在成熟資本市場,有個叫“註冊制”的制度,就是監管部門不干預,同時,下放一線監管權和強化制度建設,以“底線思維”對違法違規、異常交易行爲零容忍,最終讓優質公司在市場競爭中自己“跑”出來,讓劣質公司嚴格退市,達到市場的優勝劣汰。
從教育來看,身處一線的學校和教師對本地教育、生源質量、家長心理的實際情況最清楚,宏觀面上的行政一刀切,一定程度上擾動了正常教學目標和個性化安排,容易給利用規則鑽空子的人提供土壤,很難形成穩定學校和老師的一致預期,使學校和老師陷於疲於應付考覈的怪圈。
古人就講,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各地教育水平存在差異,有的地區有條件實行多元教學,探索素質教育,家長們認可度高;但有的地區,用高強度、偏軍事化的苦學來開展教育,家長們照樣滿懷信心。
目前,一些地方開始提倡佈置個性化的分層次作業、彈性作業,對機械式作業、重複性作業開始說NO,還藉助多元指標和科技智能手段輔助教學。方向絕對正確,緩解了老師的壓力,但說到頭又是工具和手段問題,有待對老師進行激勵機制層面上的突破。
走出形式主義的粗暴干涉,把教育的權利還給學校和老師,專業的人可以幹專業的事。
用機制激發老師羣體的創造力,讓他們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如此,家校雙方不缺位、不錯位,才能共同實現“1+1>2”的培育效果。
(原題爲《央視網評丨把教育的權利還給學校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