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海牛暴紅 賺濕地觀光綠金

彰化芳苑發展潮間帶的採蚵與「海牛」觀光,但這幅人與生態環境共好的畫面,恐怕逃不過風機和光電場進逼。記者黃仲裕/攝影

十幾年前魏清水是彰化縣芳苑鄉號召反國光石化的「頭人」,現在是在地「海牛學校」的校長;他爲十一頭海牛編班,「資優班」的三頭負責載遊客到潮間帶體驗,另八頭「放牛班」則在學校負責被參觀。學校每天上午八點煞有介事地升旗,這批海牛是近年芳苑鄉發展溼地觀光、吸引人口迴流的重要助力。

彰化早年用來拉曳蚵車往返潮間帶的黃牛統稱「海牛」,蚵農利用黃牛懂得調節腳步輕重,且走在泥濘的潮間帶如履平地的特性,當成主要交通工具。後來「鐵牛」逐漸取代海牛,芳苑鄉最多有三百多頭黃牛,八十年代剩不到廿頭。

反國光石化運動時,海牛的文化意涵才被凸顯並獲重視;二○一二年齊柏林拍攝「看見臺灣」紀錄片,芳苑海牛入鏡,掀起一陣觀光熱潮;同年英國BBC來臺製作環境專題,首度把彰化的海牛文化推向國際。

魏清水二○○三年成立全臺第一支生態旅遊的海牛隊,起初只有一頭海牛,每次海牛觀光遊程從潮間帶退潮開始。遊客在海牛學校集合,換鞋、拿工具,聽完生態解說,就搭上海牛車往潮間帶前進。遊客現場採蚵,還能在臨時架起的烤肉架烤蚵,新鮮有趣,口耳相傳,預約團客漸多。

這項遊程被同村的蚵農複製,芳苑鄉民李一長因公司歇業返鄉,看見海牛觀光產業爆發,也成立海牛隊加入。他說,回客率頗高,第二年就客源穩定,全家人都來幫忙,蚵農也開心賺外快。

魏清水不希望因爲觀光產業失去保護海牛文化的初衷,二○一六年向彰化縣文化局申請「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獲准登錄無形文化資產。

魏清水很開心這幾年海牛文化成了芳苑的能見度指標,結合溼地觀光,海牛的小牛仔又被搶着要;而且村裡平均每年有二到三戶村民回來修祖厝,北漂、南漂的芳苑青壯子弟陸續回鄉就業,實踐了地方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