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區天韻小學:項目式學習打造無邊界課堂
新建的教學樓會是怎麼樣的呢?“大樓的形狀就像一架三角鋼琴,樓頂是鋼琴的蓋子,樓層的高低代表着琴鍵的音區。大樓完工的那天,一定會很驚豔!”廣州黃埔區天韻小學學生卜君昊表達了對校園改造的暢想和期盼。
這是天韻小學開展“校園微改造”項目式學習的成果之一。自2020年建校以來,天韻小學立足新課標教學要求,以項目式學習活動爲抓手,打破學科壁壘,跨學科整合學校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
項目式學習是探究複雜、真實問題的過程,要求教師精心設計項目任務,啓迪學生以多元作品呈現學習成果。這對習慣於傳統授課模式的教師來說,是一場從理念到實踐的全面變革,天韻小學不少教師一時難以適從。
“爲了讓項目式學習真正落地,我給教師們提供一些方向指引,建議他們依據季節變化、學校周邊的自然資源、與孩子們的日常強相關的情景或事物這三方面,去尋找項目式學習可切入的主題點。”天韻小學校長曹利娟說。
天韻小學校園裡,機械聲隆隆作響,忙碌的工程車穿梭於工地中。學生們興趣盎然地觀察正在施工的教學樓。“孩子們對工地很感興趣,從日常入手,我們開展了主題爲‘校園微改造’的項目式學習活動,說不定能培養出一位工程師呢!”曹利娟笑道。
從擴建的真實情境和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學校引導學生對大樓的建成、校園的改造等方面進行主題探究,創作出了類型多樣的項目式學習作品。學生劉雨萱用卡紙、膠水等製作了一個擁有地下三層的簡易建築模型。在她眼中,學校未來將利用地下空間建設新的活動場所。學生劉孜禕則用玩具積木搭建了寵物角。這一想法啓發了曹利娟,“寵物角”的設置能讓學生們在學習之餘親近大自然,學校將會在優化設計後採納學生合理的建議。
明確了尋找主題的方向,如何將項目式學習的驅動性問題與學科知識相融合?由教導處統籌,天韻小學動員全體學科教師參與項目式學習設計,將學科知識點、學科特色與學生興趣點相結合,做到全學科全過程覆蓋。
立足季節和環境的變化,天韻小學圍繞“一朵花是如何生長的”驅動性問題,開展主題爲“花的王國”項目式學習。學生們在語文課上誦讀以花爲主題的詩文、製作閱讀卡,在數學課上測量計算花朵的周長、質量……
勞動強調直接體驗和動手實踐,該如何融入項目式學習中呢?“三八婦女節時,我們在勞動課上立足節日情境,以花爲元素開展感恩教育。”教師王潔純帶領學生製作精美的手工花,在節日當天送給媽媽、教師。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項目式學習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收穫知識、技能,培養跨學科整合思維。“這種思想意識上的改變讓我感到特別驚喜。”教師樑健煒分享,一位三年級的學生閱讀了《花朵小史》後,瞭解到不同種類花朵開放的時間,然後結合科學課上學習到的植物習性,用花瓣製作了一個手工花鐘。這份特殊的作品,讓樑健煒深刻感受到項目式學習的魅力和意義。
隨着經驗的積累,天韻小學探索出了一條“以終爲始”的實操路徑,項目式學習變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動爲自下而上的自發行動。“我們以成果爲導向,根據學生們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去預設作品,再根據作品倒推活動流程的設計。”天韻小學教導處主任曾方君表示,教師們會以作品的可操作性、作品生成的審美度等方面爲起點,積極進行頭腦風暴提出想法。
“這樣一來,我們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師,還兼具‘工程師’或者‘產品開發師’的雙重身份。”在教師林燕敏看來,教師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視野,學會把教學分解成“工程項目”,以開發某種產品的理念對待教學。
在“星空課程”項目式學習中,科學學科和美術學科聯動,引導學生設計、製作火箭模型。“這就要求美術教師不僅要懂設計美學,還要了解火箭的基本構造等原理,最終的作品才具有科技美感。”林燕敏說。
天韻小學的項目式學習做到了“月月有主題,級級有活動”,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傳統的教學讓我覺得枯燥,有了項目式學習後,我接觸到了更多領域的知識,掌握了更多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技能,更加了解世界。”學生劉佳翰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劉盾 通訊員 蔣穎妍)
作者:劉盾 蔣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