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藥給付困境 健保署提五解方

癌症治療新藥昂貴,人年藥費動輒百萬以上,且藥物納入健保平均等待期超過兩年,病團調查,近六成癌患無法自費負擔用藥,各界都期待癌症新藥基金可以解燃眉之急。對此,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除了編列暫時性支付預算、增加新藥審查人力,亦規畫成立以公務預算挹注的癌症新藥基金等五大解方,希望能解決癌症新藥給付困境。

去年健保總額共八千四百億中,癌藥佔三九二億,其中癌症標靶、免疫藥物佔比超過六成五,由於藥物研發快速發展,健保新藥給付目前面臨四大困境,包括案件多人力已不足、藥品生效給付時程長、臨牀效益不確定及健保醫療資源有限等。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健保署也提出五大解方,包括元旦起推動平行審查,與食藥署藥品查登同步進行,讓符合資格的藥物等待期縮短至六個月;另外,也增加新藥預算、成立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HPTA)專責辦公室、推動暫時性支付及醫療科技再評估等計劃。

而減輕健保財務負擔成了首要之務,蔡淑鈴表示,健保署去年起開始「暫時性支付」模式,成爲高價用藥納保的主要解方,並於今年度健保總額預算中編列約廿四億爲暫時性支付專用。藥物暫行給付二年後,仍要回歸健保總額預算,但健保財務已捉襟見肘,每年僅增加廿、卅億新藥預算,需與廠商議價,並擬定還款條件(MEA)。

爲爭取更多預算挹注癌症治療,各政黨總統候選人提出政見希望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蔡淑鈴表示,健保署樂見其成,但設置基金必須有法源依據,需研擬修法;由於癌症新藥基金系用於暫時給付癌症藥物,期滿後仍要回歸健保總額,健保每年仍必須準備足夠預算,才能「撐住基金給付過渡期結束的藥物」。

「影響新藥納保速度的另一因素是審查人力。」蔡淑鈴表示,健保署去年共收到二四七件建議案,處理的經辦人手卻僅有八人,去年底成立CHPTA專責辦公室,目前已有逾六十名審查人員可以進行新藥納保前的醫療科技評估(HTA),有望能夠加速新藥審查。

另外,近期商保補位健保議題引發社會熱議,日前金管會禁止癌友以多張實支實付保單重複申請理賠,引發癌友恐慌,擔心單一保單的保額不足以支應所有費用。

蔡淑鈴表示,健保署與金管會多次溝通卻面臨瓶頸;健保署目前朝向建立「第二層健保」方向研議,並委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邀集金融學者、商保業者等專家進行研究討論,擬定公私保共存的可行模式,爲民衆醫療風險創造更佳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