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大橋經濟”風生水起

橫跨珠江口東西兩岸的“超級工程”深中通道近日交出了通車首月“成績單”:累計車流量突破300萬車次!“超級工程”也爲珠江口西岸的廣東省中山市帶來了“超級流量”。

能否將流量轉化爲高質量發展的增量?7月30日,深中通道開通滿月之際,中山用一場“不設限”的全球招商大會作出迴應:大會吸引了歐美國家以及國內粵港澳、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的衆多企業赴會,現場簽約洽談項目投資總額超3000億元。

一橋飛架,帶來“乘數效應”

過去由於交通原因,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發展一直呈現“東強西弱”局面。深中通道一橋飛架,讓兩岸的“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羣實現了跨海直連。中山市敞開“東大門”,將目光投向橋的另一邊——深圳、香港,以及更廣闊的世界。“深中兩市從隔江相望到握手、擁抱,開啓了深中一體化、同城化的新進程。深中通道是中山走向世界、世界走進中山的黃金大道、開放大道。”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說。

2022年,廣東省委部署中山市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要求中山在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上走在前列。隨着深中通道開通,中山到深圳僅需30分鐘,並將實現到所有大灣區城市1小時內通達,企業、項目、資本、人才加速匯聚,一條跨海通道引發“乘數效應”,讓中山融合發展的探索從開局走向破局。

1個月來,考察團、企業代表接踵而至: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百企考察團來了,深圳市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會與深圳市青年商會投資考察團也來了……中山,成爲投資大灣區的熱門首選地。

臨近深中通道的翠亨新區最先感受到這波流量熱度。“1個月來,深中產業交流與轉移、招商項目對接頻率明顯提高。高科技企業落戶意願增強,傳統產業融合步伐加快,促進了珠江口東西兩岸產業協同發展。”翠亨集團董事長李鋒說。

爲展示中山抓機遇、謀合作、擴開放的決心,中山舉辦全球招商大會,發出“暢享新通道 共贏新機遇”的邀約,新一批優質項目在大會期間落地,涵蓋新能源、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等賽道上的新質生產力項目,本土製造業的增資擴產項目,以及爲製造業提供支撐的各類現代服務業項目。

深中通道帶來的“乘數效應”遠遠超出了大灣區。向中山伸出橄欖枝的,不乏來自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的高端項目。“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產業落地城市,最終被中山的區位和產業優勢吸引。從中山出發,1小時內可直達珠三角各大核心城市,爲公司提供了便利的物流和市場接入條件。”新簽約的北京泓慧國際能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慧能源”)董事長王佳良說。這家全球領先的飛輪儲能領軍企業在中山落地子公司,計劃打造全球一流的新能源儲能科技產業集團。

在全球招商大會上,中山市還與香港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加速借力深圳、香港等地的創新平臺和人才資源,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我僅用1個多小時就從香港抵達了會場。”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告訴記者,香港理工大學牽手中山市政府,聚焦生物醫藥產業研發,成立了香港理工大學中山技術創新研究院。“我們有一批教授在生物醫藥領域產生創新成果,而中山健康醫藥產業產值近900億元,產業有需求,希望更多科研成果能通過中山這個創新平臺實現轉化,在大灣區落地應用。”

“空間革命”,產業園就是產業鏈

“超級流量涌進中山,如何搶抓這個機遇?我們強烈感受到這是一場大考。”郭文海表示,近3年來,中山全市上下從產業空間、營商環境等各方面做了充足準備。

擁抱“大橋經濟”,產業空間不足是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曾經,中山“小散亂污”低效廠房林立,土地碎片化問題嚴重,招商引資項目難以落地。2022年起,中山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掀起了一場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以下簡稱“工改”)的“空間革命”,探索出“政府收儲+異地代建”等十大工改新模式。截至今天,已累計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超4萬畝,推動“商住改工業”用地超9000畝,爲招商引資、強鏈補鏈騰挪了充足空間。工改以來,中山新招引企業近千家,服務本土企業738家,知名企業紛至沓來,本土企業也大步邁出增資擴產、轉型升級的步伐。

全球招商大會上,新一批工改項目簽約,激活中山產業“一池春水”。中山市古鶴中醫藥綜合產業園便是工改結出的碩果。該園區在改造前以低端業態爲主,經改造盤活後,已招引一批大健康企業。“未來我們計劃招引更多珠江口東岸和港澳企業項目。”項目開發方龍耀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方俊濠表示,園區致力於打造中醫藥大健康全產業鏈載體,將成立“粵港澳大健康服務平臺”,將港澳企業“引進來”,助力內地藥企“走出去”。

在開展“空間革命”的同時,中山着力推動特色優勢產業集聚發展,以完善的產業配套吸引高端項目。王佳良表示,泓慧能源選擇中山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產業基礎。“中山在新能源裝備產業方面有明確的規劃和發展目標,產業鏈已初步成型,落地中山能產生巨大協同效應。”

作爲大灣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中山擁有3個千億元級和8個百億元級產業集羣。近年來,中山重點打造新時代產業集羣“十大艦隊”,以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家電四大產業爲引領,聯動高端裝備等六大產業,領航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高標準建設翠亨科創產業園、深中合作創新區、中山新能源產業園等十大現代主題產業園,推動產業鏈聚集發展。

全球招商大會上,中山萬畝連片產業空間亮相,十大現代主題產業園虛位以待。中山市副市長周作德向海內外企業發出邀約:“相約中山,可共享完善便捷的產業配套,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可共享廣闊優質的發展空間,只要是好項目、好企業,中山一定有地可落!”

效率變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深中通道開通後,中山生命科學園順利簽下兩個來自深圳的健康醫藥項目,從對接到落地用時不到兩週。”中山翠亨建匯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寶威說。

讓企業家“動念可到達”,是中山擁抱“大橋經濟”的新姿態。中山很早就意識到,深中通道開通後考驗的不僅是產業空間“硬件”,更考驗營商環境“軟件”。爲迎接這場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的大考,近幾年中山已派出近2萬名各級幹部赴深圳學習,聚焦規劃、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創新、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六個一體化”,推進與深圳等周邊城市一體化發展,打造與深圳“無縫連接”的營商環境。

“六個一體化”的深入推進,讓中山有底氣用高效的政務服務托住百萬車流、千萬遊客、千億投資。周作德表示,在中山,產業項目可享受全流程導辦代辦服務,涉企事項100%實現“網上辦”“指尖辦”;超630項政務服務實現“深中通辦”、330項政務服務“灣區通辦”、47項服務“跨境通辦”;“重要事項不過夜、拿地即動工、竣工即投用”已成爲常態。

爲了給企業和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務,中山還出臺“人才23條”,投入50億元實施“中山英才計劃”;投入50億元支持製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對新引進的重大項目最高獎勵20億元;設立規模110億元的政府投資基金,並通過“數字貸”“科技貸”等多樣化的融資工具,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重商親商的營商文化日漸濃厚,讓衆多企業家滿懷信心紮根中山,與“大橋經濟”同頻共振。

前不久,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風電平臺“明陽天成號”從廣州啓航,助推我國海上風電向深遠海拓展。這個“全球最大”出自從中山走向全球的明陽集團。“作爲本土龍頭企業,我們強烈感受到灣區聯動的澎湃活力。”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傳衛表示,從設立“中山企業家日”到“馬上辦辦公室”,從明陽全球總部“拿地即動工”到“信用中山”建設領跑全國,近3年來,中山營造出熱情高效服務企業的濃厚氛圍。“我們正規劃建設世界級‘雙碳’高端裝備產業集羣。投資中山,讓我們融入世界一流灣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張傳衛說。 (經濟日報記者 鄭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