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就醫表示醫療單位曾多拿錢? 醫改會批將健保財務當提款機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呼籲政府若要補點值,應採全年平均計算,勿動健保財源腦筋,否則就是將健保財務當作政治公關的提款機。(林周義攝)

民衆疫後出現就醫反彈,許多疫情期間不敢外出的人,紛紛迴歸醫療常態,導致醫療服務使用量上升,點值下滑。健保署今提案動支,將西醫基層、醫院、中醫的點值補至2019年水準,確保1點等於0.9元。醫療改革基金會對此持保留態度,認爲既然有延遲就醫,就表示過去幾年醫療服務提供者在總額之下多拿了錢,點值一度升至1.1元,呼籲政府若要補點值,應採全年平均計算,勿動健保財源腦筋,否則就是將健保財務當作政治公關的提款機。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健保會的角色是備查,換句話說,健保委員是被告知衛福部的決定,只有「准予備查」、「不予備查」兩種選擇,決定權還是在衛福部。今日健保會中,包括付費者代表、公正人士和部分學者專家都反對動用安全準備金。

劉淑瓊說,面對延遲就醫導致的服務提供量增加,在制度上給予一定的補救是合理的,也是應該要給的。健保總額中已編列8億元的「非預期風險及政策改變經費」,醫改會認爲應從這筆款項來支用。

健保署主張,民國92年至今,歷年沒有用掉、滾入安全準備金的「非預期風險及政策改變經費」共累積89.7億,不夠了就應拿來用,但劉淑瓊表示,安全準備金是水庫的概念,不應該這樣計算。另健保署也主張,政府撥補240億給健保基金,但經瞭解,當時政府很清楚地說明,這筆錢是要用來補安全準備金的不足,如符合至少1個月的水位,就不必漲保費,這筆錢的挹注是出於此考量,而不是當醫療利用率提高,就撥補給醫療服務提供者。

劉淑瓊指出,健保安全準備金至今都沒有動支的規範,包括動支的條件、範圍都未明定,必須對此提出配套。若8億的「非預期風險及政策改變經費」不足以公平地補足各總額部門的點值,就應編列公務預算支應。

新冠疫情是非常時期、非常狀況,許多病人延遲就醫。劉淑瓊表示,這也意味着過去幾年間,醫療服務的提供者在總額之下多拿了錢。服務量少、總額不變之下,1點曾經等於1.1元,因此今日亦有付費者代表質疑,當初點值好時,醫界都不說話,現在纔來爭取補點值配套。

「大家都希望健保財務永續,不要輕易去動健保財務的腦筋,這無疑是政府把健保的錢當作政治公關的提款機」。劉淑瓊強調,健保會的執掌只能管到8億元的「非預期風險及政策改變經費」,最後的決定權在衛福部。政府必須考量公平性,且要全年結算,纔是對醫療服務提供者、付費者公平的作法。如小型診所有現金流問題,建議可先預支,年底再多退少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