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賴清德的務實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接受彭博專訪時首度提出「沒有獨立路徑」,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就揶揄賴清德現在只有務實,「後面都不見了」。柯此言不虛,也凸顯民進黨政客的虛僞,但也必須承認的是,賴的此番發言確實有用,尤其是對美方來說十分管用。

受限於副總統的身分,賴清德這次過境美國無法像一般臺灣總統候選人一樣去會見美國行政部門官員,但他此行確實做到了不逾矩、不搞意外,用行動接受了美方的安排,再搭配彭博的專訪進行隔空政策「面試」,多多少少也能打消美方的疑慮,讓美方認知到賴清德可能並不會像他之前包裝的那樣,會致力於用行動推動臺獨。因此賴清德出訪回臺,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再有美方透過媒體的放話,讓自己不失分就變成得分。

反觀在野陣營,卻還處在深度內亂之中,到底是三腳督還是四人混戰都還說不清楚。但無論是幾個人參選,賴清德都是穩贏的局面。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最新民調,如果郭臺銘不參選的話,賴清德以35.7%的優勢大幅領先侯友宜的21.9%和柯文哲的21.7%,若郭臺銘參選,則賴清德的支持度也不受衝擊,依然能夠維持34.8%的高位,遙遙領先於另外3人,侯友宜和柯文哲打成平手,分別拿到18.9%的支持度,而郭臺銘只剩下12.9%。

不僅是支持度的民調是這樣一個結果,選民自己的評估也都十分看好賴清德的贏面,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最新民調就顯示,56.6%的選民看好賴清德當選總統,而柯文哲只有19.6%的看好度,侯友宜更是低至12.4%。這說明,無論選民自己的偏好和政治立場如何,絕大多數的選民已經認定賴清德贏定了,在選舉中也有這樣一個現象。

對中間選民來說,如果他們看好哪個人當選,他們最終的投票行爲也就更大概率轉向這個人。換言之,賴清德最終能獲得的選票可能會突破綠營基本盤,而拿到原本是柯文哲或者郭臺銘想要搶攻的中間選票。當然,民調機構也可能有預設立場,刻意突出這樣的結果。

回到問題的本質,雖然侯友宜已經有意在做出改變,無論是言論風格和政策宣示都開始貼近選民喜好,但他的對手也同樣在努力,當「務實的臺獨工作者」也在努力「務實」的時候,落後者的這種努力程度恐怕就不足以讓他追上領先者。

換言之,如果藍營還不構思更大的改變思路,做出政策性的突破,他們基本上就等於放棄了這次大選,只剩下在立委選舉中再搶攻一些票源,這也是爲何愈來愈多評論指向這次大選的看點是國民黨與民衆黨的「老二之爭」,因爲總統選舉的結果已經沒有懸念,就看第二名能帶來多大的母雞效應,爲自己的政黨換來多少立委選票。

距離大選日只剩下5個月時間,留給在野陣營的整合時間窗口已經愈來愈窄,無論是侯友宜還是柯文哲,抑或是郭臺銘,都應該務實思考自己最終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學學賴清德的「務實」,可能是此刻最務實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