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免費生理用品 學團:領取量低
教育部前部長潘文忠去年宣佈,每年編列兩億元在各級學校提供免費生理用品。臺灣學生聯合會昨在教育部前召開記者會指出,學校採定點登記發放,導致領取量低,無法達到消弭「月經貧窮」本意。
臺學聯學權委員會委員蕭正傑考察各校執行狀況,發現爲維持生理用品包裝完整、乾燥通風、專案管理跟清點,各校普遍用健康中心、衛保組、生輔室、軍訓室、宿舍櫃檯作爲領取點,安排專員管理登記,但一般同學顧忌登記領取,導致領取量偏低,也不能滿足急需者的需求,更無法消弭「月經貧窮」。
他說,中山大學性平會挹注數十萬元在各樓層放置;臺灣師範大學則在三個校區定點發放,並有繪製地圖供學生參考,這是辦理情況較好的。
文化大學學生會理事長王品茵表示,學校僅在學校行政單位、體育館設置兩個定點取用,對學生來講非常不方便。詢問學校,才知道教育部並沒有提供經費購置,文化大學只能使用行政單位的經費,但該經費每年不穩定、也沒有專列預算。
王品茵指出,目前學校的生理用品共享計劃,都是學生會與其他廠商接洽,透過贊助廠商供應,若要落實生理用品友善,教育部應要編列預算。
教育部表示,弱勢生可依「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劃」向學校申請生活助學金,包含多元生理用品。急需學生由各校於健康中心或其他地點提供,或由各校於校內便利商店或販賣機等多點販售。各級學校的多元生理用品發放方式或取用地點等相關執行細節,建議可由各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統籌辦理,教育部也將持續調查學校設置情形。